8月26日訊,停牌930天后復牌,*ST信威連續32日一字跌停,報2.83元/股。
消息面上,公司最新公告,無法按期歸還募集資金。
昨日晚間,*ST信威發布公告稱,目前公司融資困難,經營壓力大,資金鏈緊張,公司暫時無法將補充流動資金的20.72億元歸還至相應募集資金銀行專戶。公司擬通過包括但不限于加速應收賬款催收、擔保履約金催收、盡快推動重大資產重組等方式,盡快歸還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
8月23日上午,*ST信威再度一字跌停,這已是這只股票今年至今第31個跌停,創下了年內A股市場連續跌停之最,而若算上公司今年7月12日復牌前2016年12月23日的那個跌停,公司已連續上演了32個跌停板。
不過,基金公司仍在下調估值。
新華基金發布此前公告,自8月12日起,對旗下部分基金持有的“*ST信威”按照2.37元進行估值,并表示,必要時將進一步確定其估值價格。這是新華基金第四次調整*ST信威估值。浙商基金自8月14日起對旗下基金持有的“*ST 信威”股票按照2.36元進行估值。
按照2.36元的估值,目前還有21%的下跌空間,相當于還有4個跌停。
基金中報顯示,有31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和3家券商資管持有*ST信威,其中2只主動偏股基金持股在300萬股以上。
根據《中國基金報》統計,最新股東戶數顯示,*ST信威仍有15.54萬戶股東,由于復牌后連續一字跌停,這些股東能賣出的極少,這波339億的損失,人均損失達21.8萬元。
今年7月12日,停牌930天后,有著“停牌釘子戶”之稱的*ST信威終于復牌。復牌當日,直線跌停,報13.86元/股,封單超360多萬手。
回溯歷史,2016年12月23日,網易財經刊發《信威集團驚天局:隱匿巨額債務,神秘人套現離場》,引發資本市場關注。網易財經調查發現,在“買方信貸”的經營模式下,*ST信威存在“左手倒右手”、“通過對外擔保換營收”等問題。
當時被質疑財務造假的*ST信威遭上交所閃電問詢后緊急停牌。隨后,2017年4月,已經停牌4個月的信威集團再次發布公告,稱要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并且繼續申請停牌,2018年2月26日,信威集團發布重大重組進展公告,稱“由于重組涉及跨國軍工行業,相關核證資料的獲取所需要經歷的流程遠復雜于一般企業或實體。申請繼續停牌不超過三個月。”
據《證券時報》統計,7月17日至今,*ST信威已連續發出了6份異常交易波動公告,但這些異動公告并未能阻止公司股價繼續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以為公司4月宣布的重大資產重組能令投資者帶來一線新的希望,但至今來看依然不夠明朗。
今年4月,*ST信威公告稱要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并且繼續申請停牌,擬收購的資產為實控人王靖和杜濤擁有的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控股權或北京天驕旗下資產。7月,*ST信威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進展。
北京天驕旗下核心資產為馬達西奇公司,是烏克蘭最大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商。目前,馬達西奇公司全部股權暫時被凍結。而且公司尚未取得烏克蘭政府的反壟斷審查批復,重組推進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經公司核實,目前相關事項尚在審核過程中,未取得最終核準。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