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再融資方案的上市公司再添一家。興業證券(601377.SH)12月3日晚間公告稱,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監管政策變化,決定向證監會申請撤回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申請文件。在此之前,數字政通(300075.SZ)、江化微(603078.SH)等多家上市公司終止了早前的再融資方案。
“后續將根據資本市場情況、監管政策、公司融資需求、投資者意愿,采取適當融資方式,推進擬募投項目的實施。”部分公司在公告中提到。
屢屢出現的再融資方案調整,背后直接原因是證監會對再融資政策的“松綁”。在11月初證監會發布修訂再融資制度的征求意見之后,上市公司再融資屢現“變道”。
配股、定增、可轉債作為再融資的幾大手段,彼此具有互相替代性,市場也高度關注,定增市場再度火熱后,轉債融資規模是否將被一定程度擠壓?
“我們和部分公司交流時,它們看到再融資新規特別是定增規定的放松之后,希望更進一步了解定增發行的順利程度。但是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公司,我認為都還沒有做決定,它們還要進一步比較研究。”中信證券研究部大類資產配置首席分析師余經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多家公司聞風而動
數字政通(300075.SZ)11月22日晚間稱,鑒于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公司終止今年7月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并決定開展新的非公開發行事宜。
據新方案,公司擬向不超過5名發行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6億元,投資智慧化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等多個項目。而據原方案,公司擬向高新投資、聚新二號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4.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證監會11月8日就修改《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再融資規則公開征求意見,擬從精簡發行條件、適當延長批文有效期和方便上市公司選擇發行窗口等優化非公開發行制度安排方面,對再融資規則進行修訂,再融資得以松綁。
具體來看,此次再融資政策“禮包”內容頗豐。例如,對之前影響定增的限制做出了一定調整: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價格由“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調整為“百分之八十”。同時將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鎖定機制作出時間調整,且明確規定其減持不適用于減持規則的限制。
余經緯認為,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對于定增規則的放松幅度較大,包括鎖定期、定價規則、募集人數,以及對部分相關資質的杠桿率要求均有較大放松。
但另一方面,部分條件進一步收緊。“比如說對于兜底的收緊,過去很多情況下,定增大股東是可以兜底的,過去只禁止發行人等來兜底,現在連大股東兜底也禁止了,這也會導致定增市場的需求變化。”他提到。
沖擊可轉債程度有限
業內同時認為,定增歸來,將使自2017年以來迅速擴張的轉債融資受到擠壓。
長江證券研究所指出,2017年2月,再融資和減持相關規則的收緊,導致定增規模快速萎縮;得益于和定增融資的替代關系,轉債融資此后迅速擴張。本次征求意見稿在定增發行定價和減持方面均有一定調整,若相關舉措落地,可能一定程度擠壓轉債融資。
“我們最近和一些發行過多期可轉債的公司進行交流,它們還是大概率會優先選擇發行可轉債,因為這也是它們為數不多可選擇的方式。”余經緯說。
再融資松綁如何沖擊可轉債市場?余經緯提到,需視公司資質具體分析。
“之前確實有一些公司因為發不出定增,轉去發行可轉債,這部分公司可能會回到定增市場,定增主要的難度還是在發行上。”他認為。
他進一步表示,部分需要負債經營或杠桿經營的公司,ROE(凈資產收益率)需要得到保障的同時,要降低融資成本,這類型公司可能選擇可轉債發行,但融資規模較大且高速成長的公司,可能更傾向于選擇定增。
從時間周期來看,余經緯認為,目前再融資新規修訂尚在征求意見稿階段,對可轉債的影響預計在未來半年體現不會非常明顯,可能要到明年一、二季度陸續體現。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