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農保險”)11%的股權共計1.1億股將公開掛牌尋找買家,掛牌底價為18810萬元。
根據上述股權的持有人中水漁業(6.100,0.02,0.33%)公告,華農保險在評估基準日2018年12月31日的評估前賬面凈資產為119143.01萬元,其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170669.02萬元,評估增值51526.01萬元,增值率為43.25%。
那么,華農保險近年經營效益如何?下一步會有怎樣的發展計劃?《證券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梳理并采訪了相關公司負責人。
受累承保保證保險
前三季度虧損1.98億元
根據華農保險償付能力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其保費收入分別為4.8億元、5.4億元和8.6億元,呈穩定上漲態勢;同期,其凈利潤分別為-12828.71萬元、-8237.07萬元以及1309.11萬元,這就意味著今年前三季度總虧損約為1.98億元。
數據凸顯出華農保險今年經營效益的嚴峻性。記者根據公開數據梳理發現,過去5年,華農保險的保費收入持續大幅上漲,而凈利潤則逐漸下降。具體來看,2014年到2018年,華農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約為5.26億元、6.77億元、9.74億元、16.86億元、21.82億元。同期,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526.6萬元、2496.5萬元、1187.2萬元、962.2萬元、752.4萬元。
華農保險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綜合性財產險公司,此前多年保費增長較慢,規模較小。近幾年其保費增長不斷提速,從2015年到2018年,保費收入同比分別約增長了28.7%、43.9%、73%、29.5%。可見,2017年是其保費增長高峰時期,保費規模行業排名大幅提升。
盡管過去5年凈利潤連年下降,但在國內財險市場集中度高、中小險企普遍經營困難的情況下,華農保險連續多年保持盈利,已經非常不易。根據《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2018年財產險公司遭遇2011年以來首次承保虧損,虧損額為13.59億元。承保虧損疊加投資收益下滑,財產險公司全年稅前利潤僅為473.2億元,同比下降26.02%。
2019年,華農保險面臨的形勢顯得更為嚴峻,盡管目前尚無法得知全年情況,但根據前三季度數據,全年要保持繼續盈利難度很大。對此,華農保險相關負責人回復《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2018年承保保證保險的影響,該公司2019年出現了較大的經營虧損。不過,截至12月份,其承保的保證保險保單均已到期,大額賠款已基本支付完畢,風險已得到充分釋放,后續不會再對其產生較大影響。
實際上,2018年,華農保險的保證保險業務就出現較大虧損,全年保費收入約954.45萬元,賠款支出達2938.74萬元,是前五大險種中唯一一個賠款額高于保費收入的險種。
開啟科技驅動
發展轉型升級之路
上述負責人表示,2019年年初,該公司明確了新的發展戰略,未來3年,要充分運用和發揮科技賦能的力量,在互聯網與保險互相融合的新態勢下,實現中小財險公司的突破。2019年7月份,該公司召開的股東大會通過了《2019年增資擴股方案》,目前該項工作正有序推進,受到市場投資者的積極關注。
根據增資擴股方案,華農保險擬增發18億股,每股面值1元,發行價格為每股1.71元,擬募集資金30.78億元,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增資后,該公司注冊資本金將由10億元增至28億元。
對比來看,中水漁業的股權轉讓價格相對便宜,股東權益評估值與評估基準日(2018年12月31日)凈資產的增值率為43.25%。
同時,對于中水漁業及其關聯企業擬出清股份、退出股東行列,華農保險表示,這是股東自身發展戰略調整的需要,中水漁業投資華農保險以來,無論是公司治理、業務合作還是投資收益上都取得了較好的回報。
上述負責人表示,2019年,公司開啟科技賦能實踐之路,保費規模平穩較快增長,當期業務質量趨于優化,各大類風險可控。在科技賦能新戰略的驅動下,互聯網產品實現突破,11月5日上線了其第一款款健康險產品,積極布局健康險版塊;11月9日,又上線了其首款互聯網產品——阿波羅車險。同時,其啟動自主銷售體系建設,依托科技工具,優化線上線下融合的自主銷售個代平臺,提升自主獲客能力。
“保證保險雖然給公司帶來了一定財務虧損,但不會動搖公司穩健發展、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基。”上述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