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上交所披露了無錫奧特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特維)關于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公開資料顯示,奧特維擬赴科創板上市,預計募集資金7.64億元,用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與前三次問詢相比,此次審核中心重點關注了奧特維是否存在“變相退貨”問題。2019年3月,奧特維向天合光能采購了一批二手設備,公司處置相關資產后毛利為負。對此,上交所質疑奧特維是否存在銷售退回,以及是否涉及產品質量問題。
是否存在“變相退貨”?
奧特維銷售串焊機設備,但公司主營業務中沒有相關二手設備經銷業務,可公司偏偏于2019年3月向天合光能采購了12臺二手串焊機。此外,天合光能又向奧特維附贈了10臺二手串焊機。而該批22臺二手串焊機,均系奧特維2014年至2016年售予天合光能。
這22臺二手串焊機設計使用年限為10年。其中,12臺采購而來的二手串焊機保養較好,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至7年不等。而10臺附贈二手設備已使用了4年至5年,目前已經無法正常使用。也就是說,這10臺附贈設備,并沒有達到設計使用年限。
在采購了這批二手設備之后,奧特維又直接向無關聯第三方進行批量銷售。由于銷售價格相對較低,導致毛利為-263.44萬元。簡單來說,就是虧本處理了。
對于是否存在銷售退回、變相退貨的情況,以及是否涉及產品質量等問題,奧特維予以否認。公司表示,此次采購是為了配合天合光能技改項目,且相關設備也已過了12個月質量保證期。采購天合光能二手設備,有利于公司維護與其客戶關系。而負毛利處置相關資產,則是為了降低機會成本,并加快資產周轉。
資料顯示,2018年,奧特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315.86萬元。在經營性現金流相對緊張的背景下,仍幫助客戶虧本處理二手設備,奧特維的做法著實令人不解,而這可能與其對天合光能大額銷售合同有關。
記者在查詢第一輪審核問詢回復中“重要銷售合同”時注意到,2016年以來,公司及子公司對天合光能科技(泰國)、天合光能、天合光能(宿遷)、天合光能(常州)銷售合同金額分別為206.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38.88萬元)、2851.20萬元、2740.00萬元和2951.56萬元,合計9981.64萬元。
這些合同約定的設備均于2019年開始交付,目前所有設備均未驗收。2018年,奧特維營業收入為5.86億元。由此可見,對天合光能近1億元銷售合同的履行情況,對奧特維影響頗大。
就上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致電奧特維、天合光能。天合光能負責投資者關系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上述問題需要咨詢公司業務部門,請通過采訪函說明具體情況。不過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而奧特維董秘辦公室的電話則沒有接通。
鋰電設備業務開拓不力
奧特維對鄭州比克的最新回款情況也受到上交所關注。2019年11月初,比克動力債務問題浮現,產業鏈上游多家上市公司牽扯其中,而奧特維便是比克動力子公司鄭州比克鋰電設備提供商。
目前,奧特維存在部分客戶應收款可能無法回收(遠東福斯特、鄭州比克等)的風險。截至2019年6月末,對鄭州比克期末應收賬款余額395.48萬元,鄭州比克出現了信用風險跡象后,奧特維對其壞賬計提比例提升至35%。
對于遠東福斯特應收款情況,奧特維在意見落實函回復中則沒有具體說明。考慮到遠東福斯特、鄭州比克同屬動力電池行業,這或許意味著,奧特維的鋰電設備業務拓展得并不順利。
奧特維原本只是從事光電設備業務,2016年并購無錫奧特維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后,切入鋰電設備市場,并將其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并購完成后,奧特維開始提供鋰電模組PACK線。該產品只用于圓柱電池和軟包電池,但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中,圓柱電池和軟包電池的市場占有率遠低于方形電池,且開工率較低。
或因于此,奧特維的鋰電設備業務遇阻,且持續虧損。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鋰電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696.65萬元、4326.97萬元、3172.06萬元和1728.47萬元,分別虧損2230.29萬元、虧損2238.99萬元、虧損2737.76萬元和虧損879.81萬元。(記者 孫嘉夏)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