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摩根大通正在尋求獲得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100%所有權,以期成為首家全資控股中國公募基金的外資銀行。
證券時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核實了這一信息,這也是繼摩根大通控股券商開業、摩根大通期貨申請變更第一大股東后,摩根大通的第三個布局。券商、期貨、基金,摩根大通三管齊下,加速布局后有望形成良好的資管協同效應。
不過,對于本次交易的情況以及相關進展,摩根大通回應稱不予置評。
2020年開年以來,外資進入中國的規模持續擴大。多只白馬股的外資持股占比持續攀升,甚至已有2只個股被“買爆”,達到持股警戒點。數據顯示,深市華測檢測和美的集團均超過26%的外資持股警戒點。由此可見,外資對中國的布局正在進一步加速之中。
尋求100%控股上投摩根
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正在尋求獲得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100%所有權,有望成為首家全資控股中國公募基金的外資銀行。不過,包括交易對價等事項正在討論中,可能存在變數。
上海國際信托去年擬以最低2.413億元人民幣出讓上投摩根2%的股權,摩根大通成功競拍,中國證監會尚未披露是否已經核準上述股權變更。
目前,上投摩根官網股東背景一欄仍顯示,目前摩根大通旗下的摩根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公司49%的股份,上海國際信托持有51%的股份。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由上海信托和摩根資產管理共同組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業務條線資產規模約1500億元,服務個人、機構客戶超過3900萬。
銀河證券數據顯示,2019年上投摩根旗下股票基金取得61.1%的平均收益,6只基金產品漲超70%,10只基金產品漲超60%,累計多達21只產品斬獲了50%以上的回報,其中7只基金回報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前10%。
“摩根系”總經理已上任
上投摩根基金于2019年5月迎來了新任“掌門人”。
上投摩根基金董事會于去年5月30日宣布,董事會已經批準王大智為新一屆總經理,即日起生效。
王大智屬于“準控股”股東方“摩根系”,并具有廣泛的國際視野。公開信息顯示,王大智自2017年起出任摩根投信董事長及臺灣區負責人,負責臺灣區業務及營運策略發展和管理。
上投摩根方面此前表示,王大智將與上投摩根管理團隊一起,帶領上投摩根在現有良好的發展勢頭基礎上,繼續開拓進取。其中,工作重點領域包括拓展多元化的領先產品線,引領創新業務能力,以及持續吸引并培育行業頂尖人才。
2019年末,上投摩根總經理王大智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展望未來十年,中國市場有兩大確定性的趨勢,第一是堅定看好中國。無論是考慮經濟增長的韌性與速度,還是資產配置的角度,中國都是全球范圍內無法代替的絕佳投資機會。第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市場加速對外開放,外資將會成為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之一。”
在基金業績持續上升以及外資持續涌入A股以積極布局的背景下,謀求對上投摩根100%控股將成為摩根大通布局中國的重要一步。除此以外,摩根大通于期貨和證券都在積極布局,多金融牌照的控股資格或能帶來協同效應,形成更全面更專業的投資優勢。
同時布局券商和期貨
2019年12月18日,摩根大通宣布已獲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這標志著由摩根大通控股并為實際控制人的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可正式對外開展業務。
摩根大通在中國證券業的布局相對曲折。2010年12月,摩根大通與第一創業聯合成立合資券商一創摩根。但成立后業績平平,2011年至2017年間每年凈利潤均不超過5000萬。
而此次再度回歸,控股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望形成全新局面。
2019年12月24日,摩根大通期貨向監管提交申請材料,擬申請變更控股股東。有消息稱,新的控股股東有可能就是摩根大通。
目前,摩根大通期貨的股權結構為:深圳市邁蘭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占股50%、摩根大通占股49%、江蘇威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占股1%。如摩根大通“上位”,則摩根大通期貨將成為國內首家外資控股期貨公司。
2019年10月,證監會宣布將原定于2021年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其中自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證監會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目前時間節點臨近,期貨、證券和基金公司均即將面對進一步開放,摩根大通三管齊下的布局策略有望迎來多點開花。(記者 詹晨)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