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外圍市場的影響,咱們A股市場也有所反應。市場上出現了“抄底”的聲音,不過,也有反對的聲音,認為應該繼續觀望。
究竟哪個才是正確的選擇呢?其實并沒有定論,但有一種ETF的投資策略就特別合適,那就是金字塔買入策略,這種方法也是ETF投資的重要投資策略之一。今天南南就來具體說說金字塔買入策略。
什么是金字塔買入策略?
其實南南看來,金字塔買入策略可以看做是一個特殊的分批買入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市場越是下跌,越是加倍買入的操作策略,不過要帶一點紀律性,適合下跌和震蕩市使用。
這個策略能夠成功是因為下跌不可能是無休止的,總會有反彈的時候。所以如果你特別看好某個ETF基金,那么隨著ETF的下跌,就可以不斷加大自己的持倉。
那么具體如何實施呢?
一般來說,當基金下跌時,逐步增加定投金額,達到越跌越買的過程,為的是在底部買到更多的份額,進一步攤低成本,等待行情反轉,也就是跌得越多買得越多。主要分為兩步走:
【Step1】
將資金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10%、20%、30%、40%,加起來正好100%。
【Step2】
設置加倉的下跌幅度。舉個栗子,ETF第一次下跌5%,就先買入10%。待后面指數下跌15%的時候,則加倉20%,再下跌15%,再加倉30%,第四次下跌20%,則加上剩余的40%資金,逐層遞進的方式直到倉位配置完畢。(要說明的是,這里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最優方案,具體幅度的參考,可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估值等方面來進行)
1、從估值的角度看,ETF追蹤的指數的估值歷史百分位低于50%,屬于低估,那么就可以將下跌幅度設置得稍微低一些,比如每下跌5%,加一次倉;如果估值的歷史百分位高于50%,那就應該將加倉頻率盡量放少一些,幅度放寬一些,減少犯錯的幾率。
2、從風險承受能力來說,如果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可以將下跌的幅度放寬一些再加倉,減少操作的次數,減少犯錯的幾率;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則反之。
3、也可以根據不同的ETF品種,來設置。
最后,雖然金字塔買入法在下跌和震蕩市中比較有效,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設定金額和頻率,不能盲目增加,應該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慢慢加倉。
因為也許這個加倉的過程會是半年,一年,甚至更長,如果太早增加定投金額,或者一次增加的金額太多,會導致每月需要定投的金額過多,當不能繼續堅持時,也許就會不得已止損出局。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