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眾都不明白,其實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不需要客戶輸入密碼而直接扣劃客戶的銀行儲蓄卡款項或信用卡款項的。
在這其中所有類型的無密碼代扣行為是分為兩種模式的。一種是金融機構與金融機構的往來,一種是金融機構與普通商戶的往來。模式不同,需要最終客戶授權的程度也不同。
1.銀行和保險公司也是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往來是一種授權扣款。
金融機構之間是有著一套約定的規則,因為同樣都是受到銀保監會或者人民銀行,或者證監會的監管,那么相互的互信度會比較高,那么相對手續就會簡單很多。只要相互承認扣款的合法性,未來即使出了任何問題,則由受監管的金融機構自己承擔。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金融機構同客戶之間要求扣授權扣款時,會要求客戶勾選扣款授權。例如保險公司在同客戶簽協議時,會約定一張銀行卡作為扣款卡,填寫信息完畢后勾選即可成為這是正式委托。銀行卡所在銀行收到保險公司此扣款指令時,會予以配合,進行相應的扣款。
2.銀行同一般企業和商戶進行業務往來,則不能直接接受企業的扣款指令,必須交付由第3方支付機構進行扣款指令的傳達并予以配合。
因為一般企業和商戶它不是金融機構,他直接向銀行發送的扣款指令,銀行不予接受。此時商戶必須同第三方支付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商戶、三方支付機構和客戶之間簽訂的代收代扣的協議完善。未來由三方支付機構向銀行發出代扣指令,銀行接到三方支付機構的指令后才與通過并協助扣款。因為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是金融機構,它是由人民銀行監管的。
舉例子,我們最常用的代扣水電,則是由水電繳費單位、第三方機構客戶簽署代扣協議之后交付銀行,最終由銀行進行扣款。
3.一切代扣其實都是客戶所在銀行同其他金融機構的往來,而不能是客戶普通企業和商戶的往來。
每個客戶其實可以從自己儲蓄卡的開戶行那邊查到,所簽訂的所有代收代扣協議及授權扣款協議。如果客戶不愿意繼續被扣款,直接可以從開戶銀行方面直接取消。利用網上銀行查詢或者柜臺查詢都可。
4.但是目前為什么還出現了很多代扣的亂象呢?尤其是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直接扣劃掉了客戶的銀行卡金額?
其中主要是由各種商戶偽造了同客戶之間的代收代扣協議,同時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沒有認真審查代扣內容,并按照監管規定完善代扣管理流程而造成的。
例如在網貸業務中就出現了大量的此類現象,借款人其實并未同意所謂助貸機構或服務機構的收費要求,但是這些機構可能會偽造電子簽名,偽造客戶簽署同意的代收代扣協議,并交付第三方支付機構。而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沒有嚴格審查協議,或者同借款人進行確認扣款內容和真實意思的表達。只聽從這些違規機構的指令,向借款人所在銀行發出扣款指令。而銀行因為認可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金融機構身份,會無條件予以配合。這才出現了目前的亂象。
5.假如客戶碰到違規代扣,怎么辦?其實可以采取以下行為。
A.及時向自己所在銀行進行代扣協議的查找,查出扣收款項的機構名稱及時間等各項信息,進行取證之后,通知銀行或手動處置,將此代扣關系取消隔斷,讓其未來不能再扣劃。
B.聯系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求對方查詢自己的代收代扣協議授權,如果是偽造或者非自己授權,及時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錯誤糾正并退還款項。
C.同時也可以向第三方機構主管的人民銀行,進行舉報和投訴。要求人民銀行進行查處此違規行為,并督促第三方機構盡快返還款項并賠償損失。
其實大家留心查找,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委托了不少三方機構可以針對特定用途的款項進行代扣。代扣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但如果自己不注意,也會威脅我們賬戶資金的安全。
記住:在對外簽署賬戶授權或代收代扣協議時,一定要仔細看清各類扣款條件,并一定是自己真實意愿的真實表達,這樣才進行簽字或電子簽名。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