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消息提振市場信心,當地時間周二,美股、歐股全線上漲。
截至12月1日收盤,道指漲0.63%,報29823.92點,標普500指數漲1.13%,報3662.45點,納指漲1.28%,報12355.11點,標普500和納指盤中一度創歷史新高。
英國富時100指數漲1.89%,報6384.73點,德國DAX指數漲0.69%,報13382.30點,法國CAC40指數漲1.14%,報5581.64點。
中概股新能源汽車大跌
12月1日,蔚來公布2020年11月交付數。數據顯示,蔚來11月共交付新車5291臺,繼10月后再超5000臺,連續第四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并自今年4月以來連續第八個月實現同比翻番。2020年前十一個月,蔚來累計交付36721臺,同比上漲111.1%,自2018年6月至今累計交付68634臺。
同日,小鵬汽車披露的11月交付數顯示,公司單月總交付量達到4224臺,同比增長342%;2020年1-11月累計交付21341臺,同比增長87%
盡管銷量亮眼,周二中概股新能源汽車卻大跌。小鵬汽車開盤一度上漲6%,收跌10.89%,蔚來汽車開盤上漲3%,收跌10.23%,理想汽車開盤一度漲超8%,收跌3.14%。11月24日以來,上述新能源車股出現連續下挫,三只個股市值合計跌超400億美元。
聯博集團股票資深投資策略師黃森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目前估值都偏高,“估值反映太超前,當前股價反映是五年或十年后的盈利,但向電動車方向發展的趨勢是確定的”。
高盛表示,中國的電動汽車普及率將從今年的5%提高到20%,這將在未來四年內使需求提高三倍。作為全球政府應對氣候變化舉措的一部分,中國監管機構加大了無碳化的努力。中國政府以補貼和監管激勵的形式不斷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OECD下調經濟增長預期
目前,美國疫苗廠商Moderna已在歐洲和美國申請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周二,輝瑞制藥與BioNTech向歐洲藥物管理局(EMA)提交了冠狀病毒疫苗的有條件銷售許可申請,如獲批準,其疫苗可在2020年底前在歐洲使用。
“有效疫苗的研發為結束新冠疫情帶來了希望,但政府的限制措施和為避免感染而采取的自愿行動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壓力將持續到明年。”周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表示。
與此同時,OECD下調了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該組織將2021年全球增長預測從9月份的增長5%下調至4.2%。其中對美國的增長預期從增長4%下調至3.2%。
OECD表示,疫情、封鎖的模式很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造成永久性傷害的風險在上升。
周二,美國財政部長提名人耶倫也表示,美國正面臨新冠疫情及其經濟后果帶來的歷史性危機。她稱,“這是美國的悲劇,我們必須緊急行動。不采取行動將造成自我強化的衰退,造成更大的經濟破壞。”
當天,據彭博社報道,參議院兩黨小組提出了規模908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但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拒絕了這項提案,稱“我們沒有時間浪費時間”。麥康奈爾此前曾對約5000億美元的援助方案表示支持。
歐盟各國制造業表現分化
當地時間12月1日,IHS Markit公布英、德、法、意大利、歐元區11月制造業PMI終值,歐元區制造業的分化走勢在11月呈現加劇態勢。
德國11月制造業PMI終值雖較初值略有下修但依然在高位,法國制造業PMI雖高于預期但仍跌破榮枯線。
IHS Markit經濟學家表示,制造業的表現表明,歐洲新的封鎖措施不會造成四季度出現像二季度類似的衰退。德國再次成為該地區擴張的主要引擎,其產出和訂單增長率為近25年來最好水平。
“但德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在制造業方面的差距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除法國外,所有國家的商業預期都有所改善或保持樂觀,法國似乎將繼續落后于該地區的復蘇。與此同時,價格上漲的壓力有所顯現,這有助于緩解更廣泛的通縮擔憂。”
英歐談判或接近尾聲
目前英歐雙方正在倫敦進行被外界認為是過渡期結束前的最后一輪貿易談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二表示,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談判“非常棘手且艱難”,雙方圍繞建立公平競爭環境一事仍有一系列重要問題需解決,但未來幾天可能會取得積極成果。
英國負責談判的內閣大臣邁克爾·戈夫表示,目前雙方的協議已接近達成,但要使協議最終順利通過,歐盟必須履行其職責。
當被問及最終是否會無法達成貿易協議結束過渡期時,戈夫表示,“有可能出現我們無法達成談判結果的情況。”
英國首相約翰遜曾表示,英國更傾向達成協議,但如果沒有協議英國依然會繁榮發展。而且英歐雙方都已為無協議結束過渡期的情況做好了應急安排。
約翰遜還指出,即使達成協議這也只是關于商貿往來的有限協議,英國與歐盟之間出現的邊境管制會隨之造成一些影響。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