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公司宣布債券違約。
東旭光電連續債券違約
12月2日晚間,東旭光電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流動性緊張等原因,致使應于2020年12月2日兌付利息款項的2016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6東旭光電MTN002”未能如期兌付,造成違約。這是華晨、永煤、紫光等之后又一個宣布違約的債券。
該債券的發行規模高達17億元,本期有2億元本金需要支付利息,利率為8%,應付利息僅0.16億元,付息日為昨日。違約后,在公告中公司表示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強自身經營,努力提高償債能力,并積極與債權人協商,最大程度保證債券持有人的利益。
然而蹊蹺的是,根據最新財報,東旭光電是有能力支付利息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賬上還有94.65億元貨幣資金,賬上躺著近百億現金,卻付不出1600萬元的利息。
東旭光電曾經是A股的科技白馬,2016年市值最高時近千億,公司主營業務為電真空玻璃器件及配套的電子元器件及企業自產產品的出口業務和企業所需的機械設備、零配件、原輔材料的進口業務,其中液晶玻璃基板產能位居國內第一。然而之后股價一路向下,4年時間內市值縮水超80%,最新市值僅168億元。
東旭光電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5.83億元,同比下滑63.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2.14億元,同比下降207.01%,其中第三季度虧損3.18億元,同比下降209.26%。
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一方面,受疫情、流動資金緊張影響,公司訂單大幅減少、業務進展緩慢,使得營收、利潤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由于發行的中期票據上調了票面利率后利息支出大漲,導致公司的財務費用大幅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東旭光電第一次債務違約,11月17日,東旭光電發布公告,30億中期票據未能如期兌付,也就是說,近半個月內東旭光電已連續出現2次違約,流動性問題非常嚴重。
17日違約涉及的2只債券分別為“債券16東旭光電MTN001A”、“債券16東旭光電MTN001B”,發行規模合計30億元,當期應付利息為0.66億元。債務違約,使得公司股價連續大跌2日,合計下跌6.67%,而同期滬指上漲0.69%。
這2只債券在去年的11月19日就已經有過違約記錄,當期需支付本息合計20.1億元,公司股價連吃三個一字跌停。面對深交所對債券違約的問詢,公司一再拖延答復,最終深交所不得不表示高度關注,提醒公司管理層遵守法律法規。
為了自救,公司也是想盡辦法。11月27日盤后,公司發布公告稱,將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的用途,將2017年的剩余募集資金含利息共計1.06億元進行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該資金原本用于“新能源客車及物流車生產項目”、“高鋁硅蓋板玻璃原片產線升級改造項目”。
知名牛散重金殺入,
然而,宣布債券違約之前,東旭光電先漲停了。12月2日,OLED板塊強勢上漲,東旭光電午后異動,直線拉升封住漲停。截至收盤,東旭光電報2.93元/股,成交額8.65億元,換手率6.23%,封單超11萬手。當日主力資金凈流入2.3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股已連續3個交易日主力資金呈凈流入狀態,主力凈流入額累計2.64億元。
根據交易公開信息顯示,東旭光電日漲幅偏離值達7%,多主力現身龍虎榜,龍虎榜的買賣凈差為8564.52萬元。多只游資大手筆買入,龍虎榜買一、買二凈買入額高達4012.89萬元、3343.65萬元,知名牛散小鱷魚也現身龍虎榜,以1652.04萬元的凈買入表明對公司的信心。
然而,北上資金卻選擇了與主力相反的方向,大幅賣出東旭光電的股票。龍虎榜賣一就是深股通的席位,凈賣出2271.47萬元,遠超其他龍虎榜賣出席位。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資金近期一直在減持東旭光電,尤其是在昨日和11月30日,分別減持810.72萬股、474.78萬股,減持幅度高達17.74%、9.63%。
營業部最青睞個股曝光,游資機構齊聚面板龍頭
龍虎榜顯示出營業部對個股未來的看法,哪些個股更受營業部的看好呢?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12月2日龍虎榜中營業部資金凈買入11.31億元,其中,凈買入的個股22只,凈賣出的個股19只。
凈買入較多個股分別是TCL科技、中聯重科、華林證券等,凈買入金額占當日成交額比例達8.8%、3.27%、10.09%。TCL科技當日被營業部凈買入高達5.91億元,占成交額比例為8.8%,高居第一,遙遙領先第二名的1.63億元。
此外,營業部凈賣出居前個股分別為宏大爆破、金浦鈦業、彤程新材等,凈賣出金額占當日成交額比例達19.37%、8.57%、9.00%。
龍虎榜營業部青睞股中,TCL科技的凈買入額高達5.91億元,遠超其他個股。昨日,TV面板價格延續上漲態勢,OLED、MINILED等板塊持續走強,TCL科技強勢漲停,放量成交67億元。龍虎榜數據顯示,游資機構齊齊現身榜單,除北上資金深度介入外,方新俠、章盟主等多個牛散也抱團買入,凈買入額均在億元以上。
數百家機構密集調研非洲機王
機構主力在介入之前,一般都會對上市公司進行嚴密的調研分析,一般來說,調研機構越是密集前往公司,該股未來可能存在較大的機會。
數據寶統計顯示,近10日(11月19日至12月2日)共有188家公司獲機構調研,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調研達153家,占比最多;基金公司調研111家,位列其后;海外機構共對39家上市公司進行走訪。
海外機構調研榜單中,傳音控股參與調研的海外機構達到70家,最受關注;其次是華峰測控,參與調研的海外機構共有42家。
將時間拉長,11月共有246家機構、420人次調研了傳音控股,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公司再度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的目光,其中不乏光大證券、南方基金、廣發基金等知名機構。根據IDC數據顯示,傳音控股在各大新興市場的市占率有望再度提升,2020年第三季度在非洲的市占率在去年52.5%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中智能機市場份額也由去年的37%繼續提升至40%以上。
據三季報顯示,傳音控股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9.71億元,同比增長48.15%;歸母凈利潤為19.54億元,同比增長50.23%;扣非后凈利潤為17.48億元,同比增長57.85%,公司整體業績大超市場預期。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11.25億元,同比增長75.17%;歸母凈利潤為8.63億元,同比增長78.72%,增長速度十分迅猛。
從股價表現看,獲海外機構調研股近10日平均上漲1.74%。其中,股價上漲的有奧福環保、科博達等,表現最好的是奧福環保,累計漲幅為27.07%。股價下跌的有19只,跌幅最大的是凌霄泵業,累計跌幅為10.37%。
公布年度業績預告的個股有3只,業績預告類型來看,預增3只。以業績預告凈利潤增幅中值統計,凈利潤增幅最高的是比亞迪,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為172.54%。(數據寶王林鵬)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