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平靜!
突發爆雷減值60億
數知科技一字跌停
年報披露時間臨近,上市公司財務“爆雷”又要開始了。
12月23日晚,數知科技發布公告稱,由于四家收購的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將出現商譽減值,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預計減值金額約為56億至6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截至昨日收盤的總市值為63.51億元,上述預計減值的金額已經可以與總市值相當。
受此影響,數知科技今日開盤大跌,截至午間收盤,股價暴跌近20%,報4.34元,總市值僅剩50.9億元。跌停板封單達75.6萬手。
數知科技在公告中表示,近期,經過財務部門初步摸底及測算,公司全資子公司寧波諾信收購的BBHI公司,以及全資子公司日月同行、金之路、鼎元信廣2020年經營業績存在較大幅度的下滑。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因收購BBHI公司形成的商譽562,767.71萬元、收購日月同行形成的商譽33,236.71萬元、收購金之路形成的商譽8,503.84萬元、收購鼎元信廣形成的商譽5,560.08萬元,上述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將出現商譽減值,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預計減值金額約為人民幣56億元至61億元。
公司表示,重大資產重組后形成了較大金額的商譽,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商譽不作攤銷處理,但需在未來每年年度終了做減值測試。
一篇研報引發酒類股大跌
昨天,一篇《敦促看空白酒者投降書》火遍全網,結果臨到尾盤,白酒股紛紛跳水。而昨夜安信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當前基金抱團可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瓦解。
雖然研報并沒有直指白酒,但是絕大部分的基金重倉股都被減持的消息,還是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近日豪橫已久的白酒行情。
24日早盤,酒類概念股全線跳水,黃酒指數跌停,金楓酒業、古越龍山、會稽山全線跌停。
此外,葡萄酒指數下跌6.33%,啤酒指數5.22%。
安信證券:基金抱團略有松動
當前基金抱團可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瓦解
23日晚間,安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今年三季度末,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持股比例為28.9%,較二季度末的持股集中度再度上升。但是,根據安信證券最新測算顯示,。
有14只股票得到基金增持
據測算,截至12月20日,以全市場基金持倉金額排序選擇前1000只股票,前100名重倉股中,相比上個季度,;而在后100名重倉股中,則有35只得到增持,只有頭部的指數權重股得到進一步集中,但整體上基金抱團略有松動。
基金君此前跟蹤了白酒指數和易方達藍籌精選的凈值走勢,發現四季度以來,白酒指數和曾經重倉白酒的易方達藍籌精選的凈值走勢發生了背離。
因此,可以初步判斷,該只基金已經悄悄調倉。鵬華消費,易方達中小盤也出現類似情況。
阿里系個股大跌
螞蟻將被約談、阿里被反壟斷調查影響,24日,阿里系股票多數下挫。
截至午間收盤,阿里健康大跌近11%,領跌恒生科技指數。
截至午間12點收盤,阿里巴巴跌超8%,領跌藍籌,總市值4.9萬億港元,較前一交易日蒸發4000億。
事實上,阿里巴巴的股價自11月出第一次被約談之后,就一直一蹶不振。截至今日,股價距離彼時高位已經下跌超20%,總市值蒸發1.6萬億。
此外,阿里旗下的高鑫零售今日下跌近3%,阿里影業跌超3%。
A股市場方面,螞蟻金服指數半日下跌2.1%,螞蟻旗下恒生電子跌幅超4%。
剛剛,阿里回應
剛剛,阿里在其公眾號上回應表示,今日,阿里巴巴接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知,依法對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阿里巴巴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目前公司業務一切正常。
24日早盤,港股上市的多只互聯網巨頭下跌。其中京東一度下跌超3.5%,午間跌幅收窄至2.28%,騰訊跌幅達2.63%。
京東健康自12月8日上市以來,股價接近翻番,獲利盤了解的欲望強烈,24日早盤股價大跌,截至中午12點收盤,跌幅高達15.64%。
美團一度下跌超4%之后,臨近午間收盤跌幅收窄,跌幅仍達2.72%。
濟民制藥連續7個跌停
總市值蒸發70億
連續跌停的濟民制藥又跌停了!
24日,濟民制藥再次一字跌停。這已經是濟民藥業連續第7個跌停。截至午間收盤,濟民制藥報收19.99元,48萬多手賣單將該股壓在跌停板上。
從12月16日第一個跌停開始,濟民制藥的股價已經下跌超50%,總市值蒸發近70億。
豫能控股9天8漲停
光伏等新能源近期利好政策頻頻,豫能控股被當做光伏龍頭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豫能控股今日再度漲停,近9個交易日8漲停,累計上漲逾128%,無疑成為近期最強牛股。針對連續的暴漲,豫能控股近期連發三則風險提示公告。
收好這份避雷指南
每到年底,臨近年報業績披露密集期,是上市公司業績爆雷的高峰期,尤其是因商譽減值帶來的業績變臉。
政策監管,機構砸盤,對于中小股民來說,無法避免,但是由業績帶來的雷區卻可以提早避開。
據證券時報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A股商譽總值為1.28萬億元,其中,美的集團、濰柴動力、海爾智家、中國平安等上市公司商譽超200億元,但相對于公司總資產,占比較小。廣匯汽車、海航科技、紫光股份、納思達等多家公司商譽超100億元。
不過,公司是否存在商譽減值風險,還需要綜合財務表現等多個因素判斷,商譽占比較高,且前三季度合并報表業績一般的公司需要多加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商譽占總資產比重較高的有國華網安、順利辦、新開源、東方通、太空智造、國創高新、美吉姆、世紀華通、華鐵股份等,占比超過40%。
錦泓集團
但綜合公司前三季度凈利來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