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早盤,A股三大股指低開高走,全線回暖,創業板指漲超1%。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80%,報收3559.86點;深證成指漲0.92%,報收15253.72點;創業板指漲1.14%,報收3128.14點。
資金面上,北向資金持續凈買入53.6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21.73億元,深股通凈買入31.95億元。
今日早盤,剛調整沒幾天的市場抱團主線集體修復,其中軍工板塊表現最為強勢,航天電子、航天動力等多只個股掀漲停潮。
另一方面,醫藥生物板塊全線退潮,四環生物、魯抗醫藥等多股早盤直線跳水;農業、游戲等板塊同樣跌幅居前。總體來看,市場情緒重回抱團行情。
“拿對了就是牛市,拿錯了就是熊市”
分化行情再起,使得資金對于“抱團繼續還是瓦解”這一難題的關注度空前集中。
總結來說,機構認為抱團行情將延續的理由主要在于,A股處在機構化的大趨勢中,資金向龍頭集中是必然,同時新發基金的火爆會在短期進一步強化抱團。
例如,瑞銀證券A股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機構抱團短期內不太可能很快瓦解,但是部分股票或者部分板塊龍頭的估值會面臨一定的盤整壓力。孟磊表示,A股龍頭公司的盈利增速比整個行業快非常多,利益驅動股價盈利引起行業關注;另一方面因為居民投資從無風險收益產品向股票轉移,這需要通過基金或機構投資的方式實現。
“過去幾年,龍頭公司表現非常好,最主要的原因是股價是由盈利驅動的。無論是中上游材料行業、中下游消費或創新驅動的科技行業,龍頭公司都拿到了更多的市場份額,但這本質是中國經濟再平衡的過程,我們相信趨勢會延續。”
另一方面,認定抱團會瓦解的機構理由主要是:結構性行情也需去偽存真,抱團股的估值性價比正在下降,業績決定方向,中小市值個股的業績相對優勢或即將出現。
招商證券張夏策略團隊則復盤了2007年以來A股的四次“抱團”行情。招商證券表示,由于機構投資者具有定期業績考核機制、排名壓力、產品發行運作機制以及相似的投資理念,導致機構往往會識別發現業績增速最高的板塊并逐漸調整到集中持股,是“抱團”出現的主要原因。
張夏強調,每次抱團行情真正瓦解前,會有1-2次假摔,但之后評估了業績趨勢后又會重新抱團,并比上一次更加堅定,因此,抱團板塊的超額收益每一次假摔后都是加速上行的。而每次抱團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出現了業績更好的板塊,機構投資者永遠青睞業績增速最快的板塊而不是某一個特定板塊。因此找到驅動業績變化的中觀和宏觀變量才是投資的關鍵。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在今天的年度策略會上表示,之前出現的報團松動的跡象,顯示一部分股票下行風險加大。進入2021年二、三季度,物價水平可能會長期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利率水平的上升就有可能對藍籌績優股的表現構成影響。
他舉例稱,美國歷史上的漂亮50等估值較高的藍籌績優股估值之所以出現了較大的股價修正,是因為長期通貨膨脹導致利率水平抬高,打破了它們的估值。
就未來的市場行情走勢,陳李表示,2021年二、三季度開始,對整個市場的看法比較謹慎,尤其是對估值較高的績優藍籌股。
“我對于估值較高的品種都保持憂慮,但短期內過快切換到價值股對公募來說壓力過大。”陳李建議,市場配置向上游靠攏。看好順周期的大宗原料,以及金融板塊的保險和銀行。比如熱門的新能源、光伏,也可以把配置向硅料等上游的材料靠攏,或者向化工、機械靠攏,而不是一步到位立刻全面切換到大宗、有色。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