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正在加快推進,繼平安銀行(000001,股吧)預告擬批轉個人不良債權后,2月8日,首批6單不良貸款轉讓公告在銀登中心官網正式現身。6單不良貸款轉讓涉及工商銀行和平安銀行兩家銀行,其中,工商銀行有2單單戶對公不良貸款、2單信用卡透支類個人不良貸款、1單個人消費信用不良貸款;平安銀行有1單個人經營類信用不良貸款。上述6單的不良貸款未償本息合計6.57億元,轉讓方式為線上公開競價,競價開始時間均為3月1日。
6單不良貸款轉讓中,工商銀行1單單戶對公不良貸款項目涉及金額最高,未償本息為5.84億元,涉及資產34筆,項目借款人為南充天來酒店。該貸款以借款人擁有的天來大酒店商用房作為抵押擔保,抵押物建筑面積85106.62平方米商用房(含車庫20000余平方米)及對應土地面積15122.4平方米,同時,該公司以經營收益為工行提供質押擔保;該公司相關股東以所持股權提供質押擔保。
工行第2單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項目借款人為華太建設集團,未償本息總額為1837.19萬元,涉及資產1筆。
此外,工行其他3單個人不良貸款批量業務具體包括:1單31戶32筆的信用卡透支個人不良貸款,未償本息合計310.18萬元;1單53戶66筆信用卡透支個人不良貸款,未償本息合計773.07萬元;1單41戶41筆的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個人不良貸款,未償本息合計2637.62萬元。
平安銀行披露的是此前預告過的20戶個人不良貸款債權。該資產包為個人經營類信用不良貸款項目,未償本息合計1773.45萬元。20戶組包資產中,17戶資產已進入終本執行狀態,本金余額483.66萬元,占比78.18%;另有3戶尚在執行中,本金余額135萬元,占比21.82%。
對個人不良貸款轉讓,早在去年就有多方消息稱監管擬制定政策突破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限制。今年1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銀保監會已向各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等機構下發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批準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試點銀行包括:6家國有控股大型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參與試點的不良貸款收購機構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符合條件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從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業務辦理流程來看,主要包括賬戶開立、資產登記、項目掛牌、公開競價、信息披露、協議簽署和資金支付等環節。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業務的出讓方和受讓方,均應在銀登中心開立賬戶。
目前,包括工商銀行、平安銀行在內,共有6家銀行將加入不良貸款出讓的隊列。銀登中心2月8日公示的“已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機構統計表”顯示,從目前已開立賬戶的情況來看,國有大行中有工商銀行1家,股份行中有5家包括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及泉州分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601998,股吧)信用卡中心;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濟南、大連、呼和浩特、杭州4家分行;浙商銀行蘇州分行。作為不良貸款受讓方,5家全國型AMC已經開戶,為中國華融、中國長城(000066,股吧)、中國東方、中國信達、中國銀河(601881,股吧);地方AMC則有國厚資產、廣西廣投資產、北京資產、海南新創建資產、寧波金融資產5家開戶。
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表示,銀行備戰不良資產轉讓試點進展符合預期,進展良好,既能夠化解銀行業機構的資產不良包袱,也能夠通過專業、高效的手段來促進債權清收,未來,預計將有更多符合條件的銀行陸續加入試點,使不良資產轉讓業務在平穩有序的前提下實現擴容。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