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伊始,A股市場大幅波動,投資者是否需要改變策略?A股后市將如何表現?哪些行業投資機會值得關注?本期國投瑞銀基金會客室邀請了國投瑞銀研究部總經理桑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桑俊表示未來繼續看多A股市場,投資者應該理性、冷靜面對市場波動。
看好中國市場是長期思路
春節后, A股走勢大幅波動,被資金偏愛的白酒、光伏、消費等板塊出現深度回調。
每次股市的調整,都會引發部分投資者內心的恐懼。對此,桑俊建議投資者不必擔心短期的市場波動,這是市場上漲后的正常修正。
市場為何會出現大幅調整?桑俊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國內貨幣政策趨于正常化。2020年,在疫情沖擊下,全球貨幣處于相對寬松的狀態;伴隨著疫情減退,經濟復蘇企穩,大部分投資者對貨幣政策調整持有較為悲觀的預期;但是從全球來看,貨幣仍處于寬松狀態,而且全球經濟復蘇趨勢不改,因此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當下,在外資不斷流入背景下,A股機構化趨勢明顯,基金管理人將持續投資行業中具備競爭優勢的龍頭公司,而不具備競爭力的小公司或者估值溢價變成估值折價的公司未來投資價值會降低。”桑俊強調。
關注碳中和、順周期主題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與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桑俊認為,在后疫情時代,一方面,國內將進一步淡化經濟增長的問題,而更關注如何培養產業的長期競爭力;另一方面,會著力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
此外,桑俊強調,碳中和是值得長期關注的投資主題,如新能源車等板塊方興未艾。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承諾爭取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此背景下,未來中國在低碳經濟轉型中會有巨大發展機遇,而部分傳統行業中分紅率較高且估值便宜的公司,有望借這一輪轉型,成長為符合長期投資要求的優質公司。
“全球經濟復蘇的大背景是主導投資的核心邏輯。”桑俊指出,“當前,周期行業也有望迎來上漲行情,在這個過程中,美聯儲貨幣政策決定拐點,而國內貨幣政策決定節奏;目前,從結構上看,美聯儲偏寬松,國內收緊,因此在順周期領域更看重全球定價的商品,比如原油、銅等產品;此外,與海外需求相關的制造業,包括化工、機械兩個領域也具有較多投資機會。”
力爭中長期穩定收益
作為國投瑞銀權益投資部負責人兼多只權益產品管理人,桑俊是如何平衡收益與波動?桑俊表示主要從三個方面:
其一,在配置方面,行業比較分散,但個股相對集中。“在篩選公司的時候,尤其關注公司的質量,從回撤角度來看,持有優質行業和優質公司就是控制回撤最好的方法。”桑俊表示。
何為優質公司?桑俊認為,好公司不單只業績高增長的公司,還需要具備以下特征:首先是能夠為股東持續創造回報的公司;其次是看公司是否具備高回報值;然后判斷公司所處的行業格局,處于紅海行業中的企業很難創造高回報。
其二,需要在能力圈上不斷做加法,通過不斷學習,及時了解行業生態的變化;同時,也需要在能力圈內做減法,做到精益求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為投資者創造中長期穩健的收益。
最后是嚴控風險,“我們將延續行業比較分散、個股相對集中的持倉風格,在嚴格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讓投資者分享產品收益。”桑俊表示。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