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美概念股,朗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朗姿股份",002612.SZ)開年以來一路飆漲。3月18日,朗姿股份開盤后不久漲停,收盤報32.21元/股,動態市盈率高達213.8倍,市值143億元。今年以來其已累計上漲31%。
根據德勤發布的《中國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97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預計仍將超過15%。
朗姿股份的業績看上去也不錯。其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朗姿股份營業收入28.73億元,同比下降4.46%;凈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134.13%。歸母凈利潤的高增長主要由于醫美板塊貢獻高,以及2019年歸母凈利潤基數較低。而且,即使業績如此增長,公司動態市盈率仍高達200倍以上。
轉型醫美后業績仍波動
公開資料顯示,朗姿股份成立于2006年,2011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第一大股東申東日持股47.82%,第二、三股東為申今花、申炳云,分別持股6.76%、4.5%。
自2011年上市之后,公司業績增速就開始放緩。因此公司逐步向童裝、化妝品等領域轉型,但效果不盡人意,2014年、2015年還出現營收、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
2016年公司宣布進軍醫美,同年耗資3.27億元收購米蘭柏羽、晶膚醫療旗下的六家整形美容機構。此后設立朗姿醫療子公司作為醫美業務機構持股平臺,并收購陜西高一生、西安美立方等,以合伙制為主加快子公司的新建拓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朗姿股份商譽余額為6.27億元,幾乎都由醫美業務并購帶來。
2020年下半年至今,醫療美容板塊站上風口,朗姿股份也獲熱炒。2020年12月末,朗姿股份因股價暴漲被深交所關注,"股價漲幅較高是否與公司基本面相匹配,并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監管層的關注自有其道理。今年3月4日,該股股價達到34元/股,創三年來新高。而在2018年乃至2020年中旬,朗姿股份股價多在7.5元/股左右徘徊。短短三年左右,公司股價已經上漲四五倍之多。
盡管醫美行業持續火爆,但朗姿股份的業績并不穩定。財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朗姿股份營收分別為23.53億元、26.62億元、30.0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8億元、2.1億元、0.59億元。
自2018年第四季度到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已連續八個季度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從6.8%到481%不等。
2020年全年及2020前三季度,朗姿股份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8億元、0.5億元。以此計算,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約為0.88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虧損0.98億元扭虧為盈。
主營業務"拖累"前途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朗姿股份旗下擁有米蘭柏羽、晶膚醫美、高一生三大事業部,分別定位高端、輕醫美、專業技術。公司共運營18家醫美機構,其中針對年輕化細分市場的晶膚醫美下轄機構達到12家。營收占比約30%的醫美業務,為之貢獻了94%的歸母凈利潤。
事實上,朗姿股份有的盈利指標已不及從前。2011年至2013年,公司毛利率均在60%左右,凈利率在20%左右。而2020年三季報顯示,其毛利率僅53.85%,凈利率為2.5%。
對此,朗姿股份董事長申東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中國醫美市場價值分配百分比中,營銷渠道占比40%-50%,銷售成本占20%,手術耗材及運營成本各占10%,醫生分成及診所利潤各5%。以北京市場推廣為樣本來看,如果按每天一萬次的搜索點擊,一個月搜索競價費就占到600萬元。"
在醫美行業轉型的道路上,朗姿股份還面臨著主業的拖累。對此,該公司稱,2020年營收下滑,主要系受疫情影響女裝和嬰童業務收入下滑所致。
2020年朗姿股份女裝業務營收為13.2億元,同比下降13.4%;嬰童業務營收為7.32億元,同比下降7.97%。
朗姿股份女裝業務中的主品牌"朗姿"的定位是高端,但其線下門店目前來看僅有300家左右,且受電商沖擊較大。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作為重資產產業,女裝業務周轉率、收益率低,成長預期不高,未來前景并不明朗;但朗姿股份女裝業務在營收上占比較高,暫時難以剝離該業務,只能保證避免虧損,未來一段時間公司仍要負重前行。"顯然,對朗姿股份來說,主業漸成"雞肋"。
女裝業務不僅拖累業績,也帶來了去庫存壓力。2020年三季報顯示,朗姿股份的存貨為9.17億元,其中有九成以上為庫存商品;存貨周轉率為0.96次,在服裝行業位于中游。
在財報中,公司提示風險稱:"公司已由純時尚女裝業務,逐步發展成為覆蓋時尚女裝、嬰童服裝、醫療美容等多業態的企業,各業務板塊在相互協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著戰略、財務、管理等方面協同不力或協同效應不強的風險。"
天眼查數據顯示,朗姿股份自身風險與周邊風險分別達到139條,171條。其中大部分風險源于法律訴訟,主要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起訴或被起訴。
獲客成本高昂仍擴張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我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預計2019-2024年復合增速也達到17.3%。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醫療企業涌入醫美賽道。今年2月21日晚,昊海生科發布公告稱,擬以共計2.05億元總投資款獲得美容領域企業歐華美科63.64%股權;老牌藥企康哲藥業也通過收購皮膚線公司盧凱進入醫美賽道;華東醫藥則斥資6億元收購外資醫美公司。
相比以醫美機構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朗姿股份則稍遜一籌。2020年上半年,公司醫美業務收入為3.54億元,低于華韓整形(3.93億元)、香港醫思醫療集團(7.08億元)。
行業進入競爭"紅海期",朗姿股份準備加速擴張。根據公司對醫美業務未來規劃,醫院類醫美機構的異地擴張將以收購為主、輔以自建,而門診類醫美機構則以自建為主。
2020年12月至今,朗姿股份兩次發布公告稱,擬出資共計3.25億元,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設立醫美股權并購基金。擬通過股權投資的形式,投資于醫療美容領域及其相關產業的未上市公司股權,兩只基金規模合計達到6.52億元。
也有業內人士看好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浙商證券紡織行業分析師馬莉認為:"醫美業務所在行業發展迅速,朗姿旗下醫美資產優質,在成都、西安已形成地區性影響力,在A股具有稀缺性。"同時其也向投資者提示,公司可能有"女裝及童裝業務恢復不及預期、新醫美機構培育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
擴張也意味著營銷費用將進一步增長。據國信證券的研報,醫美醫院嚴重依賴于營銷,平均"獲客"成本在6000元/人以上,直接導致醫美行業出現高毛利低凈利。
朗姿股份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主打輕醫美的晶膚多數機構仍在成長爬坡期。2020年,晶膚醫美結合標準化體系+同城連鎖模式,獲客方式主要靠線上引流。
值得注意的是,資金鏈成為企業擴張中舉足輕重的一環。
2020年三季報顯示,朗姿股份貨幣資金為1.35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達到3.21億元,短期借款為3.3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33%,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為1.53、0.77,低于2與1的正常值。
短期償債能力尚可的背景下,朗姿股份仍在向實控人借債。3月9日公司公告稱,向實控人申東日借款合計不超過1億元,用于支持公司生產經營及戰略發展,借款期限12個月。
不過,從股權質押率來看,實控人資金并不太充裕。截至2021年3月17日,申東日的最新質押率為58%,質押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7.73%。
那么,為何向實控人借款也要擴張?未來公司能否在行業分化階段站穩腳跟?就上述種種問題,《投資者網》致電并電郵公司證券部,等待一周后仍未獲回復。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