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鋰價跌入深淵之際,近期澳大利亞礦山Altura的破產托管動向備受投資者關注。在產能出清愿景落空后,行業將何去何從?
行業幾無利潤
10月29日晚間,贛鋒鋰業(002460)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8.93億元,同比下滑7.54%;扣非歸母凈利潤2.67億元,同比下滑54.34%。受此影響,10月30日公司股價盤中跌幅一度近6%,尾盤重挫4.22%,報60.82元。
同行業的天齊鋰業(002466)也是岌岌可危。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為24.27億元,同比下跌36.09%;凈利潤虧損11.03億元。二級市場上,天齊鋰業年內股價跌超30%,近三年來股價暴跌70%以上。
此外,截至今年9月底,天齊鋰業財務費用高達12.8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1.26%,賬面貨幣資金僅12.94億元,巨額債務違約風險懸頂。
上市公司業績如此不濟,歸于市場持續下行、產品價格下跌。記者獲悉,在日前召開的一次交流會上,國泰君安有色首席分析師鄔華宇透露,目前鋰價處于超跌狀態,國內碳酸鋰價格為3.8萬-3.9萬/噸,鋰精礦為390美元/噸,“在這個價格水平下,全球70%-80%的鋰資源公司和鋰冶煉廠處于虧損狀態。”
據測算,今年上半年全球礦山只有Talison可以盈利,其余礦山現金成本在420美元-450美元/噸,基本是做一噸虧一噸。冶煉廠方面,今年上半年只有贛鋒凈利潤為正值,其余企業基本沒有賺錢。
“產能出清”破滅
就在10月底,市場傳出消息,10月26日澳大利亞主要鋰礦Altura被破產管理公司KordaMentha接管,主要原因是Altura現金流極度緊張,面臨破產清算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澳大利亞鋰礦占到全球鋰資源供給的40%-50%,Altura是2018年10月投產的鋰礦山,鋰精礦產能22萬噸,占比全球鋰供給產能5%。
在與機構人士的交流中,鄔華宇判斷,鋰精礦價格將會因為Altura可能出清而上漲。據介紹,鋰精礦產品能在市場上流通的礦山非常少,澳大利亞只有Galaxy、Pilbara和Altura三家鋰礦山的產品出售至市場,一旦Altura出清,就只剩下兩座礦山的鋰精礦產品進入市場銷售。如果需求正常增長,全球鋰精礦的短缺顯而易見。
萬聯證券夏振榮同樣直言,事情正在起變化,鋰探底過程或結束:Altura礦山進入破產托管程序,天齊鋰業困于流動性維持現有生產尚有難度、更不必說新增產能,無論是資源端還是加工端均在出清。
不過,市場并未按照設置劇本走。記者注意到,Altura被接管消息傳出后,該國另一家礦業巨頭Pilbara宣布,將出資2.45億澳元(折合約11.6億元人民幣)收購Altura的西澳資產。最新消息亦顯示,Pilbara已經公告達成收購Altura的協議,公司將借機整合雙方的兩個相鄰項目。
這也意味著,市場人士“產能出清推動價格上漲”的期冀打了水漂,Altura旗下產能并不會消失。
高度看新能源車
有滬上券商行業分析師表示,現在支撐鋰行業走出底部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價格已跌無可跌”,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下,企業不僅無力新增產能開支、甚至不能更新運營產線,部分品種已有價格回升跡象。
二是需求端的逐漸恢復。據透露,幾年前,鋰還是小眾的稀有金屬,直到新能源車行業拔地而起,鋰礦的價值才日益凸顯。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遂寧)鋰電產業大會上,也傳出鋰被明確定義為戰略性資源的風聲。
從贛鋒鋰業的財報來看,受益于海外市場尤其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恢復,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環比增長15%至15.06億元,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17%至1.74億元。根據三季度報告披露的業績指引,贛鋒鋰業預計2020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億-5億元,同比增長11.7%-39.6%。
鄔華宇判斷,今年鋰價會從底部的3.8萬元/噸反彈至4.4萬元-4.5萬元/噸,反彈幅度在10%-15%; 明年是向上反轉的拐點,可能反轉至6萬元-8萬元/噸的價格水平,具體多高要看電動車超預期的水平。
上述券商人士也提醒,今年鋰行業過剩比較嚴重,產能過剩40%-50%,加上目前海外疫情并不明朗,這些都將制約鋰價的反彈高度。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