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是一家神秘的快遞公司,網絡傳言他們和PDD有不可明言的特殊關系。2020年極兔沖入國內市場,打了一場很猛的仗后,硬生生的從通達系嘴邊搶下一大塊市場。
最近匯森又與國內Top3的零擔公司壹米滴答進行“戰略合作”,而之前該公司正在積極尋求被收購。匯森與極兔關系甚密。
低調的操作,撲朔迷離的身法,讓極兔可以一直隱身在媒體和競爭對手的視線之外。但隨著極兔在國內+東南亞的兩張網已經布局完畢,其作為中國Fedex的龐大身形已經很難藏住。
不但其海外業務的利潤已經相當于半個順豐了,而且由于服務品質好,極兔在海外的口碑也與順豐類似!
極兔不是下一個通達系,而是整個亞洲的順豐。
這兩年,極兔一直極力低調,不愿被世人看到其龐大的形跡和劇烈擴張的版圖。
極兔到底在圖謀什么?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揭開這家快遞企業的神秘面紗。
01進擊的兔子
極兔的創始人李杰以前是oppo的總經理,后來被派駐海外開拓海外市場。oppo從2009、2010年起,開始做整個東南亞的手機市場,在2021年Q1已經排名到整個東南亞的第一名。
2015年,李杰與oppo的經銷商聯手,在印尼成立了極兔快遞公司。在東南亞這個藍海市場,因為oppo和Shopee的加持,極兔迅速占領市場,成為這塊區域的快遞第一名。
之后,這個模式也被極兔復制到了國內。2019年極兔收購了龍邦快遞,獲得快遞牌照。2020年3月,極兔起網,當年底就從0做到了派送2000萬票/日,也就是極兔一年干出來一個百世或申通。
2021年前后,龍邦的老板新成立了一家零擔公司,宣布并與壹米滴答達成戰略合作。壹米滴答是一家資本推動長大的零擔公司,一直虧損,從0做到零擔行業第三。
去年,市場上就傳出壹米滴答尋求出售的消息,這時候的所謂“戰略合作”意味著什么,大家想必很明白。
至此,極兔在東南亞和中國的布局基本完成,其已經開始拓展南美和非洲市場。
02為何極兔能在國內發展如此之快
為何極兔能一年時間能做大快遞業務,而通達系需要十年?
首先,極兔的崛起很大程度依賴于拼多多的背書,各種傳言兩者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拼多多直到反壟斷出臺,創始人辭任CEO后的次月(2021年4月),才通過商家版app發布聲明,澄清與極兔速遞無特殊合作、無投資關系。
其聲明指出:針對極兔速遞部分網點、工作人員在開發客戶過程中,向商家散發“拼多多訂單使用極兔速遞發貨可以免除虛假發貨相關處罰、被處罰機率低“、“有拼多多投資、雙方有特殊合作關系”等不實消息行為,給予極兔速遞提高業務合作保證金等處罰。
如此處罰力度,堪比大A股的康美藥業,造假300億,處罰60萬。
其次,極兔要把每日數千萬的快遞送到全國這么多消費者手中,需要極為龐大的網絡,這點是無法短時間建立的。這也是開始時很多人不看好極兔的原因。不過這時中通送上一個神助攻。
中通一直通過價格戰來提升市場份額,并希望借此能干倒x世。這場由中通推動的、連年不斷的價格戰,導致整個行業成本已經幾乎降無可降。通達系只好壓低加盟商送快遞的費用,這讓很多加盟商們很不滿意。
因為地處北京、上海的加盟商,本來就是送快遞多,收快遞少。降低送快遞費用,讓很多加盟商的盈利空間大打折扣,不少都出現虧損。
這時,極兔開始策反這些加盟商,通過給予更高的派件費用,讓通達系的加盟商為極兔所用。雖然通達系快遞公司三令五申禁止加盟商送極兔的件,但其實屢禁不止。
自此,通達系的自毀長城,讓極兔輕松進入了國內市場。
第三,極兔的加盟商戰斗力極強。快遞網絡除了硬件的分撥、干線車輛和小哥外,還需要軟件——加盟商,一批既有經商經驗,又能投資的商人。
極兔沒有去策反通達系的加盟商,而是復制東南亞模式,把中國的oppo 的經銷商全部都轉化為極兔的加盟商。
這批人都跟著oppo 很多年并且賺了很多錢,凝聚力很強。在加盟商的質量方面,極兔甚至強過不少末位的快遞公司。
在高度的文化統一和強大的內在向心力下,極兔以每個省的經銷商為核心運營單元,進行自主快速決策,而不是通達系的總部強勢管理,這又節省了內部的管理損耗。
如果熟悉順豐的朋友就會發現,極兔的內核與順豐極為相似。
總之,借助PDD的東風、通達系的自毀長城和oppo的經銷商體系,極兔在國內從0起步只花1年時間就做到通達系末位水平。
更為難得的是,到2021年6月,極兔將客戶投訴降低了90%——從5%降到了0.5%,其服務質量已經能與中通相當,直逼順豐!
很多人把極兔當成一個通達系快遞來看。如果你跟極兔的人聊過,或者oppo 的聊過,你會發現段永平帶過的公司里面有個非常大的特征,就是文化導向非常強,他們非常強調人和文化的一體性,凝聚力都非常強。
極兔雖然是加盟制,但其實直營的風格非常明顯,他更像是順豐,直營為主,加盟為輔。
如果你看過極兔在東南亞是以優質服務而拿到的眾多獎項就會明白,極兔是個東南亞的順豐,而不是東南亞的某通。
03極兔的大本營:海外快遞業務
極兔在國內快遞快運市場,又是一通眼花繚亂的操作。大家從一開始看不上極兔,到現在變成看不懂極兔。
極兔花這么大力氣,打下國內快速市場,接著整合虧損的快運公司,究竟有啥意義?
這里就不得不提極兔的大本營,東南亞快遞市場。在那里,極兔就是順豐+中通的合體,市場份額最高、利潤最高、品牌最好。
極兔的大本營主要在東南亞,其中以印尼最為核心。印尼的人口和GDP都能占到東南亞40%以上。
相比嘉里在泰國2019年最高峰做到200萬單的日均,估計日均也就100萬單,還只是極兔的1/3。這部分,未來順豐會通過收購嘉里物流獲得。
為什么東南亞市場對整個中國快遞市場都很重要?
極兔去年的訂單量日均只有300萬的,考慮到東南亞的人口只有六個億了,國內1/2,電商滲透度遠低于國內,極兔已經是絕對的龍頭老大。
東南亞就是十年前的中國,整個市場電商市場和整個經濟建設都是剛開始爆發。未來東南亞做到每年復合增長30%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是國內電商市場增速的3倍。
估計東南亞的快遞市場只有國內的1/10,而極兔2020年獲得了20億的利潤,相當于順豐的1/3!!相當于每件快遞賺2元,而順豐只有0.85元!!
極兔在東南亞這么厲害的原因除了打鐵自身硬外,還離不開oppo的支持。
2021第一季度,oppo在東南亞的手機銷量基本占據了當地23%的市場份額。以前第一名一直是三星,今年oppo第一次超過了三星。
極兔的另一個大的客戶是東南亞最大電商shopee,兩者有著極為緊密的合作關系。
騰訊對shopee的持股差不多為40%,而阿里控股的Lazada,其市場份額則略低于shopee。
極兔并不滿足于東南亞市場,今年本來計劃要再開拓南美和中東市場,可惜由于疫情被迫推遲。
但是如果我們以人口和電商市場規模作為依據來判斷的話,中東和南美洲未來也是一個不小的市場。
我們大概按照國內的快遞價格估算,這幾個地區的快遞市場的規模約有600億元,(在國外價格肯定比國內高,市場也更大)。
相對國內快遞市場一片紅海,東南亞和南美洲市場其實是一片藍海,簡單說那里就是十年前的中國快遞市場。
在這個市場,極兔的地位穩如順豐+中通。而剛剛反應過來的順豐,這才開始招募人才去競爭。
04真正的中國國際快遞龍頭
極兔海外業務的確厲害,但是大家對極兔未來想干的更厲害的事情可能還沒足夠的認知和了解。
東南亞、南美洲的電商興起,賣的貨都是本地產的嗎?肯定不是,大部分貨肯定是made in china。俄羅斯就是一個典型市場。
極兔的目標是要把國內和海外這兩張快遞快運網給連起來,幫助中國的跨境電商企業出海。當年Fedex就是跟隨美國跨國企業走向世界,極兔也想跟隨中國制造業出海,成為新一代的中國Fedex。
可以想象,極兔會通過國內的快遞快運網絡來收取中國跨境電商的包裹,通過航空、海運送到東南亞港口,再利用其在東南亞的網絡派件到消費者手里。
全球擁有這個能力的有誰?僅有極兔一家。
國內物流巨頭,比如說菜鳥,在國內有申通作為收件網絡,干線雖然外包給中外運,也能自己控制。菜鳥的分撥是與跟幾大航空公司合資建立分撥節點,如阿聯酋航空。
但一旦到了海外,菜鳥還是要依托海外的郵政或者物流公司去派送。如果看整個網絡,菜鳥只有攬收包裹的網絡,而沒有海外派送包裹的網絡。因此菜鳥只有半張網,而不是整張。
同樣的情況,申請上市的跨境龍頭企業-燕文也是一樣,但在攬貨、分撥和干線上被菜鳥卡脖子。順便說句,菜鳥正是燕文的第一大客戶。
通達系在現在基本上在海外是零布局,順豐在海外其實大部分是把貨直接轉賣給UPS等。
在這種獨有優勢下,極兔在國內的業務和網絡根本不需要賺錢,自有大把利潤來自干線和海外的派件。
從一張國際性快遞網絡的優勢角度去看,極兔真的是非常厲害,幾年之內菜鳥、順豐和京東都很難威脅到他。
05快遞價格戰到了拐點
快遞行業價格戰打了快有六七年了,開始一直是中通利用成本優勢打價格戰,來獲取市場份額。
但這兩年極兔崛起,搶走了價格戰打出了的市場份額。這讓中通放棄了通過價格戰來提高市場份額的打算。
當極兔2021年開始收窄價格戰的幅度時,很明顯能看到所有快遞公司單價下降幅度變下,快遞價格有企穩的跡象。
另一方面,國家的管制政策不斷推出,如義烏對快遞價格出了管制,強調對所有的外賣和快遞人員的薪酬保障,使得整個快遞公司的惡性價格戰競爭的空間被壓縮。
綜合上面兩方面,我們覺得整個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在2021年到了拐點。
未來的競爭會從價格角度轉向服務角度。
如中通今年也推出了一些新的產品,提供次晨、隔晨、次日、隔日等時效承諾。這是通達系第一次推出這類服務。包括中通開始大力拓展云倉和冷鏈業務,都可以看到快遞龍頭的競爭方向已經發生拐彎。
沒有價格戰拖累,極兔國內業務在2~3年就能盈虧平衡。屆時,極兔擁有兩個根據地,不論是國內業務還是海外業務都不怕任何人競爭,更不用說其在跨境業務上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06估值和風險
極兔官宣是在21年四月份融了18億美金,投后估值是78億。但據傳言,兩個金額都遠遠超過這個數據。我們算算賬,看看極兔值多少錢?
l 國內業務:估計極兔今年在國內業務會虧幾十億,但數年內肯定收窄到不虧錢。
l 國外業務:2020年東南亞20億的利潤,21年增長50%。按50倍PE,1倍PEG,這部分就值1000個億。
現在極兔的估值,相當于國內業務白送,國外確定性增長估值,還打折扣。因此相對來講是非常安全的和有賺頭。這也是為啥投資機構要打破頭去搶的原因。
估計極兔在明年就會上市,其最大的風險是整個中概股的監管政策都有很大的變化,極兔很明顯要面臨幾個法律或政策上的判斷的風險。
l 極兔和拼多多的關系是否涉及反壟斷?
兩者沒有任何股權關系,但拼多多幫他們做了一些隱性的背書。這種合作是不是有違反反壟斷法?
l 匯森速運整合壹米滴答是否經過審批?
雖然極兔的PR聲明,匯森和極兔在國內股權是沒有任何交集,但海外通過VIE架構是很容易實現的。按規則來講,超過10億的案子都需要報商務部進行反壟斷審查。極兔是否有去申請并拿到審批?
l 并購是否能夠成功整合?
匯森整合的壹米滴答,其自身就是由眾多公司合并到一起的。如此多的、不同公司人員如何融合?是不是能保證同樣的文化,同樣的戰斗力,對內部而言最大的考驗。
最后,低調的極兔靠著撲朔迷離的身法,靠著菜鳥、順豐和京東打下的基礎,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版圖。但隨著其巨額融資披露,各家重視警惕了起來,并很快掌握了極兔的情況。
從今年開始,各家都瘋狂的在海外跨境物流方面進行投入,未來極兔在東南亞、南美洲和中東都會面臨國內巨頭的直接競爭。
到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