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長春市九臺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的道路,曾一度成為制約全村苗木外銷的“瓶頸”。
“以前村里沒什么像樣的路,苗木運輸不便,嚴重影響銷售。這幾年土路都變成了水泥路、柏油路。”看著行駛在道路上的運輸車,清水村黨總支書記單海龍感慨道:“道路越來越好,才有了清水村快速發展的今天。”
修好一條路,造福一方人。為了進一步推進長春市“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農村公路“建管養運”水平,長春市美麗農村路現場會暨“四好農村路”建設推進會于15日召開。參會人員先后考察了長春市九臺區櫻花大道、廟香山旅游度假村路、神鹿峰旅游公路等“美麗農村路”,同時,九臺、雙陽交通運輸局等單位代表現場交流了“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先進經驗。
初秋時節,長春市九臺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道路兩旁的鮮花競相綻放,一座座農房青瓦白墻,柏油路縱橫交錯。
“我們村如今已是戶戶通水泥路,還有一部分鋪上了瀝青。以前運輸成本很高,自從路修好后,節省了運輸成本20%,產業有了更好的發展。”單海龍說,近年來,得益于美麗農村路,清水村大力發展苗木產業,以“金色家園”苗木示范園區為引領,建立起“苗木花卉博覽觀光產業園”,苗木花卉種植面積已達到450公頃,帶動當地以及周邊農民就業5萬余人次。
一條路就是一個地方的要素集聚之路、產業振興之路、群眾致富之路,九臺區把美麗農村路建設與農村產業發展緊密結合,以發展美麗經濟為落腳點,打造了富民經濟線。
據了解,該區針對苗木花卉、棚模蔬菜、東北貢米等農業品牌,投資7900萬元建成農村產業路158公里,使波泥河街道的“中國北方苗木花卉之鄉”、龍嘉街道紅光村的“九臺貢米”享譽全國;上河灣鎮雙頂村的林果產業、興隆街道春陽村的瓜果產業聞名東北;龍嘉街道草城子村、卡倫湖街道任家村成為長春地區重要的棚模蔬菜基地,實現了村莊因路而美、產業因路而興、生活因路而富。
2017年以來,九臺區共投資1.6億元,建成了經由廟香山滑雪度假區、碧水莊園風景區、馬鞍山鄉村旅游休閑區、八臺嶺關東民俗風景區的“百里鄉村旅游地景公路”。
在這條美麗公路建設中,九臺區致力于修路造景、路景相融,將歷史文脈、民俗風情、自然景觀融入其中,實現歷史人文傳承,彰顯美麗特色文化,有效促進了沿線區域休閑游、度假游、冰雪游等旅游業態發展,目前沿線年接待游客200余萬人次,盤活了人流、物流、資源流,成為助推九臺全域旅游的生命線,成了名副其實的旅游路、美麗路、精品路。
以農村公路建設為基礎,“美麗經濟”也在雙陽區開花結果。
近年來,雙陽區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以神鹿峰景區為龍頭,以旅游路為紐帶,打造出了包括土柳路、雙朝路、雙德路等一批具有雙陽特色的都市現代化農業和近郊鄉村旅游發展的“美麗農村路”。
長春市雙陽區神鹿峰旅游路于2019年10月開工建設,2020年6月建成通車。全長20.08公里。神鹿峰旅游公路還在交通部2020年度“最美農村路”評選活動中榮獲“十大最美農村路”殊榮。
隨著交通運輸條件不斷改善,農產品運輸車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提高了品質,也提升了價格。
肚帶河油菜花海、將軍泉冷水魚、賀家汗血寶馬、大將野生菌基地、鹿鄉梅花鹿、常明野菜基地、國信現代農業、奢愛采摘等一大批省內外馳名的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據長春市公路管理處處長王明文介紹,目前,長春市共有鄉鎮共計124個,創建美麗農村路135條,覆蓋率達到100%。
如今,一條條平安幸福的鄉村振興路正在長春大地上逐漸鋪開,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連線成網的精美脈絡,串聯起“城鎮鄉村景”。長春“四好農村路”正助力“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 (記者 李丹)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