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市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珠海市2020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關于珠海市2020年度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珠海全市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三大類資產總額11761.38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31%。
據了解,國有資產主要包括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和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等四類,《報告》涵蓋市、區兩級數據,實現了全市國有資產管理數據全口徑、全覆蓋。 此外,這也是珠海市人民政府連續第四年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家底”,此舉措對于提高國有資產管理透明度、推進國有資產管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珠海全市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三大類資產總額11761.38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31%;比2017年增加3700.95億元,增長46%。其中,企業國有資產總額8674.31億元,占比74%,比2019年增長34%,比2017年增長33%;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總額1984.18億元,占比17%,比2019年增長10%,比2017年增長74%;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1102.89億元,占比9%,比2019年增長92%,比2017年增長172%。
據珠海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珠海企業國有資產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經營積累實現資產規模增長;二是通過收購兼并等實現合并范圍擴大;三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以及獲取新的融資等。與此同時,由于珠海推動政府投資項目資產入賬工作,各單位財務賬登記的公共基礎設施、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資產大幅增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亦實現高速增長。
除了亮出“家底”,《報告》還呈現了珠海市2020年度各類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和成效。
為做好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珠海一方面深化國企改革,將原來的16家市管企業整合為12家,成功推進格力電器混改,樹立國企混改時代標桿;另一方面,助力產業發展,重點聚焦集成電路、高端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與網絡安全等面向未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推動項目落地珠海,如投資了芯耀輝、芯動微電子、集創北方、壁仞科技等一批集成電路項目。
在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方面,首先是逐步完善管理,珠海切實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全面掌握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總量及構成、盈虧狀況、資產質量等總體情況,推進珠海農商銀行獨立化運作改革。其次是服務實體經濟,數據顯示,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產業項目72個,投資總額超過58億元;華金供應鏈金融公司投放融資55筆3.90億元;橫琴金投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投放61個項目28.76億元。最后是積極做實投資基金,截至2020年底,珠海基金已完成100億元認繳,各合伙人累計實繳84.89億元;已簽署合伙協議或投資協議的子基金及項目28個,總規模443.89億元,實繳規模331.18億元。
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珠海則側重于完善體制機制和規范日常管理,建立完善涵蓋資產配置、使用、處置、收益管理等全過程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并進一步強化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教育、醫療、科技、文體系統行政事業性資產總額148.79億元,比2019年增加19.96億元;落實疫情租金減免政策,支持復工復產大局,珠海行政事業單位減免房屋租金4354.98萬元,惠及2171個租戶。
上述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珠海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管理,著力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推進國企改革、持續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發揮國有經濟的引領帶動作用,強化金融類企業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加強國有金融資本統一管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重視程度、落實管理職責,逐步完善資產管理制度體系。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