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2年貴州“三農”工作這樣干!
貴陽市
2021年,貴陽市完成農業總產值328億元,同比增長9.3%;第一產業增加值193.44億元,同比增長7.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565元,同比增長10.1%,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13:1。
2022年,貴陽市將按照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以“強省會”行動為主抓手,以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圍繞“六抓”“五治”,堅定不移“強三農”,實現一產增加值增長6.5%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2%。建設高標準農田11.5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130萬畝、產量40萬噸以上,推進5萬畝高標準設施蔬菜保供基地建設,改造中低產果、藥、茶基地4萬畝,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面提高到40%以上,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實現就近就地和輸出轉移就業4萬人以上,培育新型職業化農民1500人以上,力爭引進全國百強農業龍頭企業1家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招商引資20億元。
遵義市
2021年,遵義市完成糧食播種面積920萬畝、產量230萬噸;畜牧漁業總產值達238億元;茶葉出口貨值約15億元;241個壩區建設取得新成效,種植面積(復種)110萬畝;農產品加工總值達到586.6億元;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量達到846家;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0%以上。
2022年,遵義市將聚焦糧油安全和“菜籃子”保供,著力保障初級農產品供給。聚焦一縣一業提質增效延鏈條,做強“一縣一業”首位度產業,推行“多鎮一特、數村一品”,形成“5+N”的特色優勢產業體系。聚焦農業綠色發展和農業標準化建設,開展“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推動每個縣打造1個“六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基地;重點強化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和監管,確保發揮效益。整合資源加大對“遵義紅”“遵義朝天椒”等區域品牌培育;加大農業市場主體招引、培育、扶持力度,在綠色農產品加工、鄉村治理、農村改革上作創新示范。
六盤水市
2021年,六盤水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可比價)完成309.6億元,增速8.7%;一產增加值179.69億元,同比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298元,同比增長10.8%。
2022年,六盤水市計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可比價)增速8.5%;一產增加值完成195億元,增速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2%左右。確保糧食種植面積達271萬畝以上、產量61萬噸以上,大力推進1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食用菌種植規模達5萬畝、中藥材穩定在23萬畝,香藥草產品開始投放市場。組織實施農業農村領域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52個,總投資145.02億元,年度投資目標52.04億元。力爭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35%以上。力爭創建省級示范社100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30家。推動實施5個市級農產品加工重點項目,力爭培育4家農產品加工規模以上企業,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58%。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以上,農膜回收率達85%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5%以上。
安順市
2021年,安順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4.6億元,增速9.7%,增速排位全省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0元,增速10.4%。
2022年,安順市將確保實現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70億元,增長9%以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550元,增長12%以上。全年種植蔬菜245萬畝次、辣椒34萬畝、食用菌4.5億棒、茶葉42萬畝、精品水果120萬畝、中藥材(含食藥兼用)62萬畝;出欄肉牛18萬頭、生豬147萬頭、家禽2300萬羽;水產品產量3.8萬噸。糧食產量93萬噸。建成10萬畝夏秋辣椒基地。食用菌優勢單品規模達總量75%以上。重點提升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設施條件,規模化養殖比重提升到50%以上。農產品加工轉換率達60%以上。新增1家國家級、10家省級、20家市級龍頭企業,建成300家以上省級合作社示范社、80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培養高素質農民2000人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率95%以上,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免疫密度達到90%以上。
畢節市
2021年,畢節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880.72億元,同比增長9.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441元,同比增長10.7%。
2022年,畢節市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進糧食生產穩面積提產能、產業發展穩基礎提效益、鄉村建設穩步伐提質量、農民增收穩勢頭提后勁,全年力爭農業總產值增長8.5%、農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左右。重點扛穩糧食生產政治責任,多措并舉努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做優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高標準農田、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強化產業發展資金保障,重點抓好農業現代化基金申報,積極謀劃一批SPV項目;推進農業發展綠色轉型,持續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持續抓好長江“十年禁漁”;穩步推進農村戶廁改造。
銅仁市
2021年,銅仁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543.58億元,同比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1元,同比增長10.7%。
2022年,銅仁市力爭全年一產增加值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12%左右。鞏固拓展生豬、生態茶兩大百億級產業集群,生豬、生態茶產業綜合產值分別達110億元以上、142億元以上。確保建成蔬果百億級產業集群,綜合產值達110億元以上。家庭農場達到2800家以上,市級示范家庭農場達到480家以上,省級示范家庭農場達到180家以上。指導10家龍頭企業開展準備上市融資工作,認定10個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50%以上。建立種業振興融資綠色通道,儲備農業融資項目100個以上。確保2022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88萬畝、總產量穩定在110萬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05萬畝、總產量達到13.45萬噸。篩選10個單品品牌,重點培育、宣傳和推廣。
黔東南州
2021年,黔東南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55.59億元,增速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289元,同比增長10.9%;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51.87%以上;全州糧食播種面積407.8萬畝,同比增長1.4%,產量133.72萬噸,同比增長5.17%;油菜播種面積69.15萬畝(2021年夏收),較上年增9.4%,產量7.19萬噸,較上年增13.4%。秋冬季油菜種植面積83.68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30.98萬畝,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47.51%。
2022年,黔東南州將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10萬畝,產量穩定在127萬噸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6.9%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55%以上;新建高標準農田20萬畝以上。重點推進藍莓、天麻、石斛、黃精等單品規模化突破,積極培育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苗侗山珍”農產品公用品牌。推進種質資源庫建設,推動白洗豬、黔東花豬品種保護,抓好以岑鞏縣為核心的雜稻制種產業發展。提升農機裝備應用水平和社會化服務能力,力爭在茶菜果上取得突破。
黔南州
2021年,黔南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73.9億元,同比增長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237元,同比增長10.6%。
2022年,黔南州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120萬噸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預期完成516億元以上,同比增長9%左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期完成16000元、同比增長12%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預計達到60%。擬爭取實施項目200個以上,計劃完成產業投入、固定資產累計投資240億元以上。持續鞏固推進生豬、茶葉、蔬菜“3個100工程”建設,力爭主導產業總產值達420億元以上,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0%以上。力爭新增培育規上農業龍頭企業30家以上,累計達到180家。確保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0%以上。在新建高標準農田30萬畝的基礎上,以福泉市、羅甸縣為重點,建成畝均投資4000元左右、要素配套相對齊全的高質量高標準農田10萬畝以上。
黔西南州
2021年,黔西南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44.63億元,同比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23元,同比增長10.3%。
2022年,黔西南州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強有力的措施,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確保農業農村穩定發展。著力建設20萬畝以上“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穩定蔬菜面積180萬畝以上,力爭全年出欄生豬170萬頭、牛21萬頭、羊38萬只、家禽1340萬羽、禽蛋產量3.5萬噸、肉類產量20萬噸。著力打造興貞望肉牛養殖產業示范區、晴普茶葉產業帶、惠黔協作共建產業園等“兩區五帶七園”示范。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80億元以上,增長6.5%左右。實現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46%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56%左右。繼續推進農作物、畜禽遺傳資源、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性調查,建設種質資源保存圃1個、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1個、良種繁育基地1個。力爭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以上,增長12%左右。(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忠秀 吳傳娟 鄧鉞潔)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