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年實現進出口1540.7億元(引題)
安徽自貿試驗區跑出“加速度”(主題)
“2021年,安徽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1540.7億元,占全省的22.3%。”2月24日,安徽省商務廳廳長、省自貿辦主任張箭在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
錨定目標實現“開門紅”
在“項目建設”方面,安徽自貿試驗區也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簽約入駐項目795個、協議引資額3195億元;今年1月,簽約入駐億元以上項目26個、協議引資額168.6億元。
“新年以來,各成員單位、各片區及聯動創新區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合力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實現‘開門紅’。”張箭表示。
去年12月22日,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明確要求“建機制、抓重點、抓關鍵”,為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厘清了思路。
“在商事制度、貿易監管制度、金融開放創新制度等方面推出首創性試點。”張箭介紹說,聚焦“自由便利”,安徽自貿試驗區率先開展長三角海關特殊貨物檢查作業一體化改革,推動海關跨區域監管一體化;率先開展產業化經費股權投資改革、國有新型研發機構改革、長三角研發創新平臺協同共建模式等。
張箭介紹說,近期,三個片區和各成員單位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形成自貿試驗區新一批建設成果:一批總部類、研發類項目加速落戶;“無感通關”“外發加工”“集團保稅”等創新舉措率先實施;跨境電商領域多項試點落地見效;長江中下游首座岸基式LNG(液化天然氣)加注站完成首船加注;量子產業開放領域多項舉措創新推出;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獲批建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業務等5項外匯管理改革試點推進實施;《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法治服務保障若干措施》出臺;國際商事爭端預防和解決組織簽約服務安徽自貿試驗區;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聯動創新區建設全面啟動。
“五個統籌”惠企業
面對安徽外貿企業普遍關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自貿試驗區統籌發展等問題,張箭表示,安徽省自貿試驗區提出了“五個統籌”,即統籌完善布局、統籌優化管理、統籌用好政策、統籌推動發展、統籌推進改革。
“以兩區統籌舉措(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自貿試驗區統籌發展)來說,安徽省自貿辦會同合肥海關等部門赴片區開展實地調研,在調研中了解到,企業對增設綜保區、創新貿易監管模式、加強AEO(經認證的經營者)認證培育、推進保稅維修等新業態發展都比較關注。”張箭表示,據此,安徽自貿試驗區提出“五個統籌”舉措。
據張箭介紹,在統籌完善布局上,合肥片區、蕪湖片區已建有綜合保稅區,蚌埠片區還沒有,現階段重點推進蚌埠片區申建綜合保稅區,同步開展機構設置、用地保障、項目招引等籌備工作。
在統籌優化管理上,推進兩類區域管理機構整合,比如深化片區管理體制改革,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探索政務服務創新路徑,改善投資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在統籌用好政策上,注重復制推廣創新經驗,比如綜保區內企業全流程“外發加工”模式,允許綜保區內企業在完備審批手續后,將產品全加工流程委托給自貿試驗區內、綜保區外的企業,助力綜保區內企業擴產提效。
在統籌推動產業發展上,探索開展全產業鏈保稅監管模式創新,對產業鏈中關聯度高的企業實施整體監管、全程保稅、便利流轉,助推培育形成一批千億元主導產業集群。
在統籌推進改革創新上,支持片區綜合保稅區擴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鼓勵省內其他符合條件的綜合保稅區推廣試點等。
“希望通過這些政策舉措,讓更多的自貿試驗區企業享受政策紅利,更高質量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張箭說。(李波)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