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能治病還能備孕?堿性水的養生局
盡管堿性水能“治病”和“酸堿體質論”的養生大騙局早被揭穿,但市場上仍有水企打出堿性水的概念推銷產品。3月28日,#央視曝光堿性水營銷亂象#登上熱搜,被曝光的是水企云南天外天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天外天”),該公司多方暗示堿性水具有治療或預防疾病功效。此外,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克東天然蘇打水、恒大冰泉等多家品牌均存在堿性水功能營銷。
宣稱有治療功效
據央視報道,近日云南昆明一家水企宣稱堿性水有治療功效,還在公眾號上發布了一些所謂的“療效”視頻,由患者現身講述。
被曝光的是天外天,該公司主要產品為“石林天外天”牌瓶裝天然礦泉水和桶裝天然礦泉水。官網顯示,天外天成立于1994年,在云南省內有300多個瓶裝水和桶裝水銷售網點,其中昆明市區建成83個水站,全省日送水量為5萬桶,市場占有率近30%,瓶裝礦泉水年產銷量為300萬件。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天外天官方公眾號上發布了15篇“堿治療合集”的文章和視頻內容,宣稱堿性水具有治療或預防尿酸性腎石病、糖尿病、痛風、尿酸高、大鼠胃潰瘍等疾病的功效。
除了在公眾號宣稱有各種治療疾病的功效,天外天還在其官網上開設“堿性水研究論文”一欄,這一欄著重提及了堿性水的治療或預防疾病功效,例如《堿性飲用水預防小鼠高尿酸血癥的作用研究》和《純凈水和堿性天然礦泉水對維甲酸誘導的大鼠骨質疏松影響的比較》等文章。
對于上述產品的宣傳依據以及未來的整改措施,北京商報記者采訪天外天,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
“天外天關于堿性水治療或預防疾病的宣傳屬于虛假宣傳,是市場監管局嚴打的違規行為。商家明目張膽地宣稱疾病預防和治療功效,也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表示,其實,堿性水并沒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和普通飲用水并無本質差異,消費者選購飲用水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健康功效”。
抬高售價才是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堿性水的營銷亂象不止天外天一家。北京商報記者在電商平臺查詢發現,克東天然蘇打水“活力恩”在標題上宣稱適合“備孕”;恒大冰泉弱堿性水在產品介紹頁面宣稱“可調節體內酸堿平衡”;帝泊洱旗艦店的C細胞活力飲用天然礦泉水宣稱“用制藥的理念成就一瓶好水”,還打上“寶寶飲水”“面膜補水”等標簽。
水企冒著違規宣傳的風險,也要打上堿性水治療疾病的標簽,也許抬高售價才是根本目的。以農夫山泉普通紅蓋瓶裝水為例,該產品每550ml售價約1.33元,同規格對比,石林天外天堿性水售價約8.4元,克東天然蘇打水活力恩售價約4.62元,帝泊洱旗艦店的C細胞活力飲用天然礦泉水售價約15.3元,均遠高于普通瓶裝水。
對于堿性水的“高身價”,業內人士稱,“目前瓶裝水市場品牌眾多、品類更加細分化,賽道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為實現差異化競爭以及高毛利收益,商家利用消費者對健康功效的追捧心理,暗示‘堿性水=健康’,并做出類似的營銷宣傳”。
售價高昂的堿性水成本真的比普通瓶裝水高嗎?對此,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阮光鋒表示,普通瓶裝水和堿性水成本幾乎無差別,只要是瓶裝水,其成本主要構成就是瓶子、蓋子、運費、廣告等,水本身的成本是極低的,而高價堿性水,更多的是消費者在為商家的營銷費用買單。
堿性水的認知誤區
在業內人士看來,堿性水不能替代藥物,飲用水的功能是補充體內水分,對調節體質沒有任何作用。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有很多水企推出了弱堿性水,通過偽科學理論為企業產品提煉核心賣點,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差異化優勢,通過誤導、欺詐消費者的手段獲取不正當的利潤。其實早在幾年前的央視“3·15”晚會上,專家已經就弱堿性水能改善體質進行了辟謠。
早在2015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布消費提示稱,人體酸堿平衡是喝水難以改變的,弱堿性水有益身體健康的說法是某些商家炒作起來的認知誤區。
“無論弱酸還是弱堿性水,對人體的酸堿性的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我們人體是一個精密的緩沖體系,比如血液的pH值正常范圍是7.35-7.45,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種生理功能正常。無論弱酸還是弱堿性水,喝到肚子里都變成酸性的,因為我們胃里是pH值2.0左右的鹽酸,即便是喝下所謂弱堿性的水,到胃里已經徹底酸化了。然后到了腸道,不管什么水,又變成堿性了。”阮光鋒表示。
“正常來說,喝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的水就能夠完全滿足人體需求,但如果更加精細一點,可以按照口感和用途選擇水。”注冊營養師陳然建議,根據口感(水的硬度)選,純凈水、礦物質水一般都是軟水,口感柔和。很多礦泉水是硬水,其中有豐富的礦物質,但口感生硬;也有少量礦泉水,既含有礦物質,又屬于軟水,口感柔和。自來水和很多礦泉水雖然都是弱堿性水,但自來水以碳酸氫根為主,而礦泉水以偏硅酸根為主,正常飲用二者都能滿足健康需要。(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王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