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江西:錨定數字經濟賽道,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日前,江西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化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推進大會,把強力推動數字經濟大發展、營商環境大提升作為重點方向。在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數字江西建設的機遇面前,各地開始加速布局。
乘“風”而起,搶占新賽道
近年來,江西搶抓數字經濟發展風口,以產業賽道、應用場景、集聚區建設為切入口,以點帶面促進發展。
在位于進賢縣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的醫療器械電商服務平臺工作區域,一塊碩大的電子顯示屏上各種數字正在不停地閃爍變換,下單公司、訂單統計、實時成交額、線上熱搜統計等數據一目了然。
在江西,數字經濟正成為創新驅動的強勁動能。上饒市廣豐區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以數字化應用為牽引,著力引進大數據、電子信息、光伏新能源等產業,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生態體系。
共青城市把數字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動力源”,不斷加大培育力度,構筑了基金小鎮、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大學生創業園、互聯網教育產業園、跨境電商產業園的“一鎮五園”經濟發展格局。
加快打造中部地區數字產業發展集聚區、產業數字化轉型先行區、場景創新應用先導區、數字營商環境示范區,努力成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正引領江西企業走上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借“數”發力,釋放新動能
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江西勇立潮頭、勇毅前行,數字經濟動能釋放提速。
啟用數字化政務服務中心市民之家、全面開展企業上云試點工作、完成教育云平臺建設……萍鄉市湘東區以實施“數字經濟賦智”行動為抓手,持續推進數字基建、數字服務、數字治理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全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快車道,不斷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從“試水破冰”到“風潮涌動”,江西“數實融合”邁上新臺階。新余市渝水區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主抓手,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大力實施“互聯網+”“人工智能+”“5G+”賦能行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激發“數字經濟”新活力,打造渝水區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渝水區借“數”發力,“5G+工業互聯網”融合步伐也不斷加快。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建成5G基站100多個,打造出一批“5G+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
目前,江西全省上云企業突破10萬家,建成數字化車間(工廠)1332個,工業云平臺應用率40.5%,全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居全國第八位。
迅速生長的數字動能,正推動江西各地完成數字化時代的“蛻變升級”。
跨“界”聚合,構建新生態
為營造數字經濟、發展一流生態,江西在保障上下足了功夫,強調要在改革創新、人才專項、融資支持、財稅支持、要素支撐等五大方面,積極創新制度供給。
借助數字化力量,武寧縣推動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文創產業園,在鋪租、稅收、人才供給等方面出臺了精準的扶持政策,將遍布全縣城鄉的上百家裝飾制圖機構,逐步引入其中集中經營。
撫州市東鄉區依托自身優勢,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引入現代物流、人工智能、5G通信等信息技術,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同時還積極開展數字化工廠改造,并對企業引進先進設備、人工智能、創辦研發中心、獲得創新成果等給予支持和獎勵。
為讓數字經濟“出圈”,南昌市青山湖區鼓勵推動數字經濟在城市建管、政務服務、宅經濟、在線教育等服務領域的跨界聚合,以“本地用”推動“本地造、本地創”,通過技術應用的提升與創新,推動產業數字化的發展。
景德鎮市浮梁縣以校企共建數字科研基地推動產教融合,以數字賦能傳統產業升級推進先進陶瓷發展。同時,以數字產業園為平臺開展數字經濟招大引強,為數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江西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貴平說,這些“硬政策”的落地實施,一定能夠增強江西數字產業的“軟實力”,營造數字經濟發展的“雨林型”生態,吸引八方來客共創數字經濟大業。(記者薛園)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