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內蒙古:常態化“揭榜掛帥”助力“卡脖子”技術攻關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玉波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建立“揭榜掛帥”常態化推進機制,加大對新能源、新材料、乳業、種業、煤炭清潔利用等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實現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截止到目前,2022年第一批“揭榜掛帥”項目已征集到區內企業重大技術攻關需求54項,成果轉化需求18項,并已部署啟動種業振興揭榜掛帥專項行動,種業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掛帥”技術榜單。
2022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首批發布的15項技術攻關類“揭榜掛帥”項目榜單有12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協議總投入約1.9億元,區外揭榜單位占比達80%,自治區本級科技資金支持額度達到5000萬元以上,達到預期實施效果。
內蒙古蒙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溫宇旗介紹,“通過公布‘骨肽乳酸菌口服液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揭榜掛帥’榜單,我們想在全國范圍內尋找科研院所與創新平臺,制得具有增強骨密度功能的口服液,填補市場空白,以此推動骨類農副產品的深加工,資源充分循環利用。”
目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已經聯合揭榜。
對“揭榜掛帥”項目管理機制進行改革:以開放的用人機制,貼榜“布局”。突破現有科研項目只能由自治區單位承擔的機制,面向全國遴選最優科研團隊。以公平的競爭環境,揭榜“落子”。強調不設門檻,科技管理部門對揭榜單位無注冊時間要求,對揭榜團隊負責人無學歷和職稱等限制。以完善的保障激勵,掛帥“出征”。實行信用承諾制,揭榜項目以自我管理為主,對資金使用不設限制,強調發榜用戶的最終評價作用,以成敗論英雄。
為支持企業創新,技術攻關類項目發榜方獲得研發投入總額30%財政補助、最高1000萬元資助,成果轉化類項目揭榜方獲得研發投入總額30%財政補助、最高500萬元資助,特別重大的揭榜掛帥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確定支持額度。
回顧內蒙古自治區“揭榜掛帥”項目應運而生的初心,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戰略規劃處處長池波深有感觸地說:“長期以來,內蒙古創新投入水平較低、創新人才短缺、創新成果產出不足,一些急需和重大的產業發展“卡脖子”技術問題難以依靠自身力量解決。”
池波介紹,自治區技術攻關類“揭榜掛帥”項目實行“企業出題、能者解題”攻關模式。政府部門由“出題方”轉為“服務方”,主要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促進合作等方面發揮作用。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一級巡視員張志寬表示,簽約的揭榜掛帥項目中,區外揭榜單位占比高達到80%,充分說明“揭榜掛帥”機制能夠有效吸引國內創新資源參與到自治區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來。項目立項后,自治區將給予項目承擔單位、科研人員充分的自主權,對技術路線調整、經費使用等權限全部下放。
長期以來,內蒙古創新投入水平較低、創新人才短缺、創新成果產出不足,一些急需和重大的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問題難以依靠自身力量解決。“揭榜掛帥”無疑為內蒙古構建高效的關鍵核心技術攻堅體系提供了一劑良方。
2021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出臺《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揭榜掛帥”實施辦法》,建立“揭榜掛帥”常態化推進實施機制,設立“揭榜掛帥”項目需求庫,常年面向區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在內蒙古納稅的中央企業分公司征集技術攻關需求,對特別重大的揭榜掛帥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確定資助額度。
在自治區“揭榜掛帥”制度的影響帶動下,多個盟市出臺了配套辦法,鄂爾多斯市、包鋼集團等已陸續發布揭榜榜單。內蒙古交通銀行在自治區公布首批榜單后,與15個發榜企業進行深度對接,已為4戶企業提供授信額度9.4億元,形成上下聯動的良好工作態勢。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研究員辛倬語建議,要建立寬容失敗的容錯機制及科學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為“揭榜帥才”潛心鉆研、敢于試錯提供良好的保障。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