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吉林省市場監管部門綜合施策,保障疫情期間價格秩序平穩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彭冰 柳姍姍
4月15日,記者從吉林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近期,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綜合運用行政指導、提醒告誡、警示約談、行政處罰、跟蹤整改等多種監管方式,持續加大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監管力度,保障市場價格秩序總體平穩。
根據封控區域變化和市場保供情況,該省動態調整監管重點,特別是在長春市、吉林市等重點地區提級管控后,著力強化社區團購、平臺訂購、微信預購、電話預約等線上渠道監管,開展行政約談1500余次,發放價格提醒告誡書8200余份,全面釋放從嚴監管信號。
按照“線上監測,線下處置”原則,省廳成立專班,開展24小時網上線索搜集。組建10個督導檢查組,對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133個涉價網上信息實地調查,責令整改16件,立案查處17件,聯合公安部門查處3起傳播散布虛假信息案,有效遏制虛假信息的傳播蔓延。
省廳對各市州辦理投訴舉報辦結率實行日調度、日排名,推動加快辦理速度。全省系統第一時間受理、處置、反饋涉疫價格投訴舉報4391件,辦結4318件,辦結率98.33%,做到2小時內聯系投訴舉報人,24小時內進行初(核)查,72小時內辦結。
針對群眾反映的線上訂購蔬菜包價格偏高、個別還質量較差問題,該省及時發布《關于規范疫情防控期間線上訂購價格行為的提示函》,從嚴格規范明碼標價行為、嚴禁捆綁搭售行為、打包費用標準以及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等六個方面,對各線上訂購經營者和組織者提出具體要求,并點對點發送提醒短信,要求保證銷售的商品“質、價、量”三相符。
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副廳長趙光輝表示,一些經營者以套餐或蔬菜包形式銷售保供商品時,要求必須同時購買非生活必需品,甚至將以往滯銷的商品以保供名義捆綁搭售,強制消費。還有的以“保供盲盒”為噱頭,刻意模糊商品信息,以次充好,缺斤短兩,這些都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經發現違規,市場監管部門將堅決予以打擊。
據統計,聚焦“線上訂購”價格監管,全省共檢查經營者8.81萬家次,責令整改問題5400余個,查辦價格違法案件155件,分11批公布72件典型案例,起到較好的警示震懾作用。
此外,在做好價格監管的同時,該省也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問題,指導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通過駐點監管、巡回檢查、視頻監控等方式,對在產的416家食品生產企業、提供飲食供應的246家餐飲服務單位實施重點監管,特別是對為隔離場所、防控人員、封閉學校等供餐的48家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采取“駐企監管+遠程視頻”相結合的方式提級監管,對19家單位存在的45個問題,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取消關停4家。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