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研究發現基因提升油菜產量的奧秘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哲雯 通訊員 李奇蒙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種質資源團隊于近日揭示了油菜育種過程中產量提升和適應性改良的分子基礎,為進一步提升油菜產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基因資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
據介紹,油菜約占國產植物油產量的50%,持續提升油菜產量對保障我國油料供給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面積種植的甘藍型油菜是20世紀50年代從國外引進,經幾代育種家改良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半冬性”類型,單產由最初的30公斤/畝持續提升至目前的130公斤/畝以上,為提升我國油料供給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半冬性”油菜產量提升和適應性改良的分子基礎尚不清楚。
為此,該團隊精選了418份具有生態類型、地理來源和育種時期代表性的全球甘藍型油菜種質資源,通過大規模表型組和基因組變異分析,發現半冬性油菜育種在中國經歷了環境適應和高產優質選擇育種兩個階段,基因組分析表明控制發育節律、株型、葉綠素含量和抗逆性相關基因,以及控制千粒重、每角果粒數、全株有效角果數、株高、硫苷和芥酸等相關基因均受到強烈選擇,分別導致適應性、產量和品質不斷提升。
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該團隊共鑒定出控制56個重要育種性狀的遺傳位點628個,發掘了一批調控株型、產量和品質的候選基因,包括功能得到驗證的千粒重調控基因BnRRF,構建了多性狀的基因調控網絡。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