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去年全國新發現礦產地95處(主題)
大型38處,中型34處,小型23處(副題)
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杜鑫)自然資源部近日印發的《2021年全國地質勘查通報》顯示,2021年,全國新發現礦產地95處,其中,大型38處,中型34處,小型23處。新發現礦產地中,煤炭新發現4處,錳礦新發現1處,銅礦新發現2處,鉛鋅礦新發現1處,鋁土礦新發現1處,金礦新發現2處,稀有、稀土、稀散礦產新發現6處,磷礦新發現2處,石墨新發現4處。
根據通報,2021年,全國完成階段性勘查的礦產地338處,其中普查103處、詳查174處、勘探61處。完成階段性勘查礦產地數量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煤炭(23處)、建筑用灰巖(20處)、水泥用灰巖(19處)、鐵(17處)、金(12處)。
截至2021年底,全國有效期內非油氣探礦權共計9426個,較2020年末減少1.4%;登記勘查面積10.66萬平方千米,較2020年末減少6.3%。
在地質科技方面,2021年,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獲得最年輕火山活動年齡刷新月球演化認知;我國首套大深度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勘查系統成功研發并應用;深海近海底精密探測技術裝備研發成功并形成生產性應用;深部礦產資源智能預測理論方法創新與找礦取得重大突破;5000米智能地質鉆探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成功并應用;巖心多參數數字化技術設備研發成功;滇黔相鄰區沉積型稀土綜合利用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西北地區構造—古地理重建取得重大進展;深部熱能原位開采與儲層強化增產技術研發成功并應用。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