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機器人正應用于越來越多的場景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點點手機,在網上‘種草’的口紅,就能從離家最近的百貨商場發出,無人機最快15分鐘就能送到消費者的手中”。這是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現場觀眾感受到的基于即時零售全場景下的硬核科技體驗,隨著技術發展,機器人正在被應用于越來越多的場景。
在三一機器人系統集成板塊展區,兩組智能機械臂成為全場焦點。一臺會寫毛筆字的機器人隨著操作者的手勢,在卷軸上潑墨揮毫,它的龐大身軀與清秀筆跡形成鮮明對比,這都得益于三一機器人自主研發的空間3D傳感和5G“0延遲”傳輸技術。與此同時,另一邊的機器人裝配單元也向觀眾展示了如何“手眼合一”。通過先進的自主視覺系統,準確判斷工件位置信息,快速抓取、定位、安裝、緊固,一氣呵成,沒有絲毫延遲。
“靈眸”免示教機器人焊接技術也引起了關注,其通過超高精度的3D視覺和激光感知系統,結合專家焊接工藝庫與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離線編程底層技術,徹底解決目前離散制造行業中普遍存在的焊接工序排產高成本、焊達率偏低、產線柔性較差等問題。作為行業領先的柔性焊接工藝解決方案,“靈眸”的市場應用前景極為廣泛。
在本次大會上,美團首次對外展示3D分揀機器人、AMR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智能配送站等多款產品。隨著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經濟發展,即時零售浪潮興起,通過不斷加快前沿科技探索,將科技創新應用到實體零售場景之中,助力行業提升供給效率,“當現場投件人員通過頂掃掃描商品條形碼后,放入機器人翻板,3D分揀機器人便進入工作狀態,會根據商品條形碼將其放入對應的訂單料筐中”。展會現場,相關負責人的現場講解,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
機器人也正在被應用于醫療領域,“手術機器人不是取代醫生,而是輔助醫生更精準高效地完成手術,突破人類極限,精度可達亞毫米級。有助于縮短醫生的學習曲線,使手術更安全?!北本┌鼗菥S康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該公司研發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目前,該公司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已經累計完成手術量過萬例。
近年來,各類手術機器人正在研發和應用,這些手術機器人不僅讓手術更容易更精準,也有助于讓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到高精準的醫療服務。通過遠程手術平臺,可以連接專家與地方醫院醫生。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