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化賦能 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外貿數字化轉型發展研討會近日在京召開
據海關統計,過去5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近10倍,2021年規模達到1.92萬億元人民幣;業內預測,未來5-10年內,海外電商市場還將有3萬億-5.7萬億美元的增長空間。這兩組數據反映出數字化賦能之下,中國外貿發展的新契機、新動能。外貿的數字化轉型還有更多領域、更大空間和潛力待探索和挖掘。
在近日由經濟參考報社主辦的“外貿數字化轉型發展研討會”上,業內權威專家和頭部企業就如何提升傳統外貿數字化水平,持續推動傳統外貿轉型升級等問題深入討論,提出要用數字技術提升各環節運營效率,賦能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提升外貿國際競爭力,打造中國外貿增長的強勁引擎。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提出,外貿連著整體經濟,就做好外貿工作和經濟工作而言,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看待形勢。他指出,當前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活力,是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周平軍表示,中小微企業是中國外貿增長的主要支撐者和貢獻者。今年上半年,外貿中小微企業在2021年新高的基礎上雙雙延續穩定增長態勢,外貿進出口已連續8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充分展現出中國外貿外資強大的發展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與會嘉賓還指出,當前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廣大外貿主體,尤其中小微企業,在巨大市場機遇面前,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經濟參考報副總編輯王恒濤表示,近年來,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技術進步顯著,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國際貿易發生了重大變革,數字化轉型賦能外貿發展已經成為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成為拓展國際貿易渠道的有效手段,成為實現外貿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
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平臺提供的信息顯示,跨境電商讓中國的外貿企業能夠直接接觸到海外消費者,直接面向海外市場銷售產品、運營品牌,由過去單純代工的角色,逐步提升能力,覆蓋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外貿微笑曲線”中的更多環節,獲得更多利潤。“數字化驅動的B2C跨境零售,將會造就一大批微型跨國企業。”有關專家表示。
據研究測算,未來5-10年內,海外電商市場還將有近10億人的消費者規模增長潛力,GMV(商品交易總額)的增長潛力更是能達到3萬億-5.7萬億美元。而在這樣巨大的增長潛力中,如果以目前各個海外主要電商平臺上中國賣家的GMV占比來看,中國供給、中國商品可能占據全球電商市場30%-40%的份額,而且這個份額還在持續增加。
“數字化賦能外貿成為大勢所趨,發展外貿新模式也得到了國家高度重視。”王恒濤說。
與會專家同時強調,還要看到,一部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還面臨著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問題。同時,國際規則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抓住窗口期贏得發展先機?王恒濤提出,進一步提升傳統外貿數字化水平,加快推動傳統外貿轉型升級,把“中國創造”“中國質量”“中國品牌”帶給全世界,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課題。
圍繞如何攻克這一課題,與會專家和企業家進行了深入討論,剖析中國外貿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領域、關鍵環節、主要因素,提出諸多建設性觀點和意見。與會專家與企業界代表指出,中國在國際貿易數字化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先進經驗,這是一筆重要的財富,建議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如何將這些先進經驗用于參與制定國際規則,助力跨境電商發展,也為全球貿易數字化的發展進程提供思路。(記者 王文博)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