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原標題:我國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甘皙)記者近日從國家郵政局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郵政快遞行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的跨越,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現代化先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建成了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邁上了交通強國郵政篇建設的新征程。
從2012年到2021年,郵政業業務收入從1980.9億元增長至12642.3億元,年均增幅達22.9%;行業業務收入與全國GDP的比值從0.37%提升至1.11%。快遞業務量從57億件增至1083億件,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基本構建了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全球的郵政快遞網絡。高鐵快遞取得突破,航空快遞運能不斷增強,專用貨機從54架增至142架。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超過400個,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智能設施、裝備加快應用,快件最高日處理能力近7億件。快遞電子運單、循環中轉袋基本實現全覆蓋。
郵政普遍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升,“十二五”期間完成8440個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任務,“十三五”末建制村全部實現直接通郵,投遞頻次深度、全程時限持續改善。快遞網點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超80%,年人均快遞量達76.7件。
推動修正郵政法、出臺《快遞暫行條例》,加快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郵政快遞業法規、規劃、政策、標準體系。
10年來,郵政快遞業在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通政便民利商提供有力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有力保障了黨和國家政令暢通和人民群眾用郵需求,也有效服務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
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高效銜接。在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方面,培育郵政服務農特產品進城“一市一品”項目1000余個,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100個;在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方面,形成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等模式,供應鏈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在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方面,郵政快遞業已成為商品流通的加速器、服務電商用戶的主渠道,年支撐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已超過10萬億元。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