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需求結構持續改善(引題)
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主題)
中工網北京9月28日電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時斕娜)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一,聚焦經濟轉型升級和協調發展情況。10年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需求結構持續改善,區域發展格局優化重塑,收入分配結構持續調整,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
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一產業基礎地位不斷穩固,第二產業創新驅動深入推進,第三產業重點領域蓬勃發展,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有力支撐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9.1∶45.4∶45.5調整為2021年的7.3∶39.4∶53.3。
需求結構方面,我國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三大需求結構不斷優化,三大需求結構由2012年的51.1∶46.2∶2.7調整為2021年的54.5∶43∶2.6。
區域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區域新格局加速構建。按不變價核算,2013年~2021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年均增長7%、7.5%、7.7%和4.7%,中西部地區發展速度領先于東部地區。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一系列區域重大戰略加快落實,資源空間配置優化升級,區域經濟增長新潛力進一步顯現。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