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第三方監理助力環境執法效能提高(主題)
中工網訊(記者周懌 黃洪濤)園區生態環境部門“人手不足”“大事小事親力親為”怎么辦?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來解圍。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監控點位多、數據量大,監控效果怎么保證?第三方監理來幫忙。記者日前獲悉,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探索開展“第三方輔助執法”機制,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監理單位,輔助進行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管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進一步落實企業守法責任,蘇州片區政策先行,出臺了《蘇州工業園區污染源自動監控現場端自行運維規范》和《蘇州工業園區污染源自動監控現場端自行運維考核和補助辦法》等文件。更趨完善的政策規定讓規范企業自動監控和提高環境執法效能形成了良性循環。一方面,企業的監控設施運維工作更加規范,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運維考核體系。另一方面,根據考核結果對企業實施“以獎代補”的激勵,反過來又推動了片區自動監控系統建設,既規范了企業自動監控設施運維行為,又讓第三方監理輔助執法有理有據。
據了解,蘇州片區目前自動監控系統已較為完善,第三方監理的輔助有助于讓自動監控系統更好地發揮作用。第三方監理通過“大數據識別+人工判別”的方式,對自動監控數據發布平臺進行實時巡查、問題篩查、專業指導和初步判斷,在發現污染源異常排放數據之后,按照問題性質和發生頻率進行分類管理。在具體做法上,發現企業異常排污時,首先通知企業自查異常原因,監理人員初步分析,再有針對性地做出簡化處理或重點核查的決定。現場檢查與數據平臺巡查聯動,有效減少了執法現場檢查的頻次。
上述負責人介紹,2021年,在第三方監理的輔助下,蘇州片區在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管理工作中發現異常數據并異常問詢近2000次。經過遠程溝通和人工判別后,對其中約10%的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企業不規范行為290個,提供了8條涉及違法行為線索,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