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上解碼新消費(主題)
好麗友、林清軒、良品鋪子、上海表、沃爾瑪、修麗可這6家國內外消費品牌齊聚第五屆進博會。圍繞“如何理解和洞察中國年輕新消費者”這一話題,小紅書與這6家品牌共同探討消費新趨勢,以及如何通過線上內容社區與中國年輕消費者共創更豐富的產品形態。
進博會是國內外品牌向消費者展示產品的絕佳舞臺。“不少國內外品牌在進博會亮相后,也成為小紅書上的熱門產品,從線下到線上,與年輕消費者進行多元鏈接。而如何洞察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和趨勢,持續用好產品精準滿足消費者需求,保持品牌消費新活力,則需要每家品牌上下求索。”小紅書CMO之恒表示。
(相關資料圖)
理解新趨勢融入新群體
“消費新活力就是用新的語言打造新的場景,不斷輸出品牌獨特的文化價值。”上海表品牌業務聯席總經理張冰妮說。成立于1955年的國民品牌上海表,通過在進博會上首發上海表×上美影《大鬧天宮》聯名款,加上此前于南京西路開了官方全球首家旗艦店、上線新媒體及官方網站等持續煥新動作,重新回到消費者視野。對上海表來說,滿足新一代消費者需求,也是一種品牌文化的輸出。
對好麗友而言,新活力源于品牌與消費者要維持平等的朋友關系。好麗友市場部負責人靜北表示,在傳統媒介時代,品牌引領著消費者;而今天,在新消費時代,是消費者帶著品牌向前跑。自1990年在中國設立第一家工廠至今,好麗友已在中國市場扎根30余年,主打的“好麗友、好朋友”深入消費者內心。
“與用戶交朋友,不會隨時間而變化。”小紅書商業快消行業群總經理周銳表示,今天,品牌要跟用戶交朋友才能真正洞察他們的需求。作為內容社區平臺,小紅書上的用戶記錄和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商品使用體驗,通過一篇篇筆記為好產品“解鎖”新的價值和創意。這群人就像品牌和好產品的“翻譯官”,他們能找準并打磨產品賣點、幫助品牌創作出高質感高審美度的內容,把廣告語“翻譯”為年輕人喜歡的“流行語”,讓更多用戶更懂產品和品牌。在新媒體時代,品牌與消費者常玩常“動”,才能不斷產生新活力。
修麗可品牌副總經理何瑪莉也認為,“消費者的‘寶藏想法’,是品牌靈感的來源。”她表示,今天的品牌其實是消費者的“鄰家姐姐”,需要聆聽他們最真實的聲音,才能陪伴著他們的需求不斷成長。
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方能持續綻放新活力。在時間的長河里,消費者會長大,品牌會成熟。當消費者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其消費需求也在發生變化,品牌應該怎么做?良品鋪子品牌傳播負責人鐘添認為,消費市場瞬息萬變,但唯有以用戶為中心不變。鐘添說:“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千變萬化,不變的是持續向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產品、高質量服務。”
沃爾瑪中國大賣場電商高級總監魏建都同樣認為,作為零售商,永遠不要去固化消費者想要什么,而應該從顧客角度出發,為他們打造富有價值感的商品和服務,讓他們花得少、過得好,“因為不管處于哪個人生階段,人們對生活品質的升級都有巨大的渴望和需求”。
品牌只有真正從用戶視角出發,才知道其需求在哪里,才能更好地獲得市場。“吸引消費者沒有什么秘訣,就是耐心打磨產品,穿越時間周期,始于匠心,忠于用戶。”林清軒品牌中心總經理卞清說,自2003年創立以來,林清軒不斷努力、改變、煥新,持續向市場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產品本身的演繹離不開想象力,而想象力離不開生活場景化的表達。”
以品牌塑造發展新動能
2018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首店經濟”概念,并把發展首店經濟視為“上海購物”品牌的一張名片。2021年,上海全年新開首店1078家,居中國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第一位。
數據顯示,上海現有“中華老字號”企業180個,數量居全國首位。與往屆進博會不同,今年進博會上海著重展現消費品牌。不論新品牌抑或煥新的傳統品牌,都通過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品牌建設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進一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幾年好麗友在進博會的展臺和展品一直在變化,沒有改變的是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以及在中國扎根的初心。”靜北說。
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消費新活力在上海的發展越發蓬勃——創意靈感在這里迸發,時尚潮流在這里定義,美好生活處處可見。
之恒表示,小紅書平臺匯聚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萬個品牌,其中國貨品牌數量超7.8萬個。目前小紅書月度活躍用戶數超過2億,平臺上活躍著兩個關鍵詞——中國市場和年輕人。在小紅書,品牌可以從“單向輸出”轉向“雙向互動”,即通過這個內容平臺的土壤與用戶進行連接,幫助品牌用好產品和好口碑去服務用戶,幫助品牌破圈,持續不斷激發消費新活力。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