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市場觀潮】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昂
11月26日,2022年上海市咖啡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舉行,本次大賽誕生了我國咖啡行業的首位技師,咖啡師國家級教材編寫工作也正式啟動。
首批咖啡技師誕生的背后,則是我國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咖啡產業鏈和供應鏈,從種植采摘、物流運輸、烘焙生產、飲品制作和銷售到咖啡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產業價值,發展增速明顯。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咖啡相關企業17萬余家,其中去年新增注冊企業2.3萬家,增速達到18.9%。
誕生于西亞、北非,后傳至歐洲,再進入我國的咖啡飲品,作為一種“舶來品”,其在我國的消費市場,從消費者嘗試、適應到接受,再到成為消費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有一個過程的,其價格和市場供需也因此不斷動態調整。
一些人對咖啡產業的發展仍持有舊觀念,即咖啡只是一線城市白領喜歡的,市場規模外溢有限,但事實上,如今不少中小城市都有了咖啡產業鏈,甚至形成了符合中小城市市場需求的平價咖啡連鎖品牌。
換言之,隨著國內咖啡產業鏈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國內消費者已經接受了咖啡飲品,特別是80后、90后和00后消費者,而隨著他們的收入逐步提高,對咖啡的消費也會隨之增加?;蛘哒f,咖啡飲品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日常消費之中。他們去的網吧里有“網咖”,逛的書店里有“書咖”,連擼貓的寵物店里都有“貓咖”,店里哪怕是多一個簡單的咖啡機,帶來的都不只是增收,還有更多的客源。
正因如此,如今咖啡產業的投資已經不局限于開咖啡店,而是如何將咖啡融入多種消費場景,甚至全消費場景。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增收不只是因為咖啡飲品的售賣,還有對咖啡愛好者引流。而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咖啡消費,也將影響咖啡產業上游的生產和烘焙環節。
當然,將咖啡以何種形式、何種程度融入企業原有的消費場景,又不喧賓奪主增加過多成本,需要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這也是值得探索的。
其實,對于很多企業而言,咖啡帶來的增長,也不限于消費場景。如果辦公區、休息區里多一個咖啡機,多幾袋好的咖啡豆,也會對提升職工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幫助。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