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現代種業發展基金在京召開以“潛心構建新型數智種業生態,全力賦能種業打好翻身仗”為主題的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戰略規劃(2021-2025)專家論證會議。會議提出,構建新型數智種業生態,助推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建設,助力打贏種業翻身仗。
如何構建新型數智種業生態?中農北斗董事長王惠枝提出,在農產品流通領域方面著手,通過建市場要數據,打造“從種子到餐桌”的數字農批市場,將終端消費數據與種子、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的有機結合,從而促進種子研發、生產、推廣、安全等領域的穩健發展。
談到數字農批對于種業的促進作用時,王惠枝進一步分析,我國種業要良性穩健發展,在于產學研的結合和育繁推一體化的建設。其核心抓手在于“推”,關鍵要義在于通過對終端市場的流通、消費形成的數據,通過數字化分析應用,賦能“推”的方向、“推”的內容。數字化農批中心市場的建設,可在七個方面為種業的“推”發揮巨大作用。
首先,數字農批中心可為種業的靶向研究、靶向生產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其次,數字農批中心可為種業的集群、育繁推一體化提供良好的應用推廣環境;第三,數字農批中心可對提升種業產業鏈控制力和主導能力起到關鍵性支撐作用;第四,建設數字化農批中心可為種業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第五,數字農批中心可對種業打牢基礎,完善種子資源庫和種業基地建設提供關鍵性的幫助;第六,數字農批中心可對種業品牌化建設起到決定性作用;第七,數字農批中心促進了各方資本、資源對種業的關注和投資。
記者問及數字農批的落地性和后續發展問題時,王惠枝補充,種業翻身仗是一場需要集合多方力量共同奮斗的戰役,任重而道遠。通過建立“省研究中心、市繁育生產中心、區縣推廣中心”的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一體化的全國種業網絡生態體系,可以有效地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集群化;可以充分調動起全國各省市區縣的科技、人才、資本等多方力量以不同的形式參到種業建設中來。最終通過網絡生態對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的支持,進而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品種保障能力,實現提升種業基礎設施高級化、種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記者 崔寧寧)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