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賦能儲能系統,產品底座數字化程度提升。
未來的儲能系統功能應歸納為“自我感知、自我響應、對電網更加友好”。電池儲能系統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主要性能指標對儲能系統成功商業化部署至關重要;云、大數據、AI、邊緣計算等技術全面賦能儲能系統的安全、運維以及運行經濟效益成為趨勢。
(相關資料圖)
數字化/信息化賦能儲能系統,PCS、BMS和EMS作為基礎底座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目前可見BMS/EMS向數據賦能、智能化、平臺化、云化發展,PCS也更加強調自主智能、數據打通、協同運行等。各廠商紛紛發力智能/智慧儲能,提升產品數字化的智能化程度。
信息化賦能儲能場景,場景聯動構建能源互聯網。
源、網側:電力交易市場加速推進,提升經濟收益是儲能主體的核心訴求。以風光配儲新能源電站為例,儲能EMS與發電預測、電力交易形成聯動,在滿足電網調度控制需求的前提下,一方面一體化數據打通和協同能夠幫助電站形成更合理的儲能充放電策略,在交易市場獲得更有利的交易價格,直接提升儲能收益;另一方面儲能EMS綜合考慮電池系統各類參數,進行優化運行策略和控制策略的設計以減少控制成本。
用戶側:儲能參與節能管理,助力工商業/園區峰谷套利,減少電費;虛擬電廠、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將成為儲能信息化的重要落地場景。
數字化深度賦能能源變革,伴隨儲能系統更加智能化、數字化,儲能場景更加復雜化,“源-網-荷-儲”交流互動常態化,儲能爆發將為能源IT帶來新的增量,我們預計,儲能信息化市場未來規模將占到儲能市場規模的10%-15%。
投資建議:核心推薦東方電子&朗新科技&國能日新,受益標的還包括南網科技等。
風險提示:1)政策落地不及預期;2)新能源建設不及預期;3)儲能技術發展不及預期;4)市場系統性風險等
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澤晶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