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一位行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多年來,長虹一直難以走出“主業不突出,企業包袱重、機制老舊、改革艱難”的困局,在家電行業的地位有進一步邊緣化的趨勢,此次布局不失為一次勇敢嘗試。
62歲的家電品牌長虹,正竭力擺脫暮氣沉沉的刻板印象。
近日,長虹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四川長虹(600839.SH)公告稱,擬在經營范圍中增加“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互聯網信息服務,音頻、視頻制作與服務”。
直播熱潮下,各大企業爭相通過直播帶貨,四川長虹卻另辟蹊徑,欲與知名MCN機構聯合打造長虹草莓臺“直播間”,培養自己的網紅。
“直播帶貨重要,帶品牌亦重要,尤其是經歷泛直播后,網友對精品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帶品牌就成為了重要選擇。”6月12日,長虹集團相關負責人回復時代周報記者。
此舉被家電產業資深分析師劉步塵解讀為“劍走偏鋒”。
6月14日,一位行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多年來,長虹一直難以走出“主業不突出,企業包袱重、機制老舊、改革艱難”的困局,在家電行業的地位有進一步邊緣化的趨勢,此次布局不失為一次勇敢嘗試。
15日,四川長虹報收2.86元/股,最新市值為132.02億元,年初至今累計下跌1.72%。
直播帶品牌
今年家電行業形勢嚴峻,而細分來看,大小家電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迥異表現。
6月14日,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宅家以及上班后自帶午餐等新趨勢,讓消費者對小家電使用頻次變高,改善生活品質的需求也變得更強烈。而大家電則受地產降溫、疫情沖擊等影響,出現銷量下滑現象。
“由于國內家電市場趨飽和,以存量市場、更新換代為主,因此國內大家電行業處于內生發展周期,規模增長乏力,價格競爭激烈,品牌競爭加劇。”長虹方面也意識到這一點。
在此背景下,線上渠道被推至重要位置,企業紛紛向其投注更多精力。
長虹集團不甘落后。
6月8日晚間,四川長虹公告稱,根據公司經營發展需要,需辦理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公司擬在經營范圍中增加“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互聯網信息服務,音頻、視頻制作與服務”。
據介紹,長虹將整合知名網紅與專業MCN機構等資源,打造集網紅培育、內容打造、IP引流、粉絲運營為一體的直播平臺長虹草莓臺“直播間”。
對于這波操作,上述長虹集團負責人回應時代周報記者,草莓臺“直播間”不同于純帶貨模式,而是以傳遞健康生活方式來形成用戶關系沉淀。以各類有趣好玩的內容與活動,從公域流量中分蛋糕到私域流量,并逐漸將蛋糕做大做精,實現粉絲高黏性,強化品牌印記。
卸包袱抓主業
以軍工起家的四川長虹創建于1958年。1994年,四川長虹掛牌上市,曾經歷一段黃金發展期。
1990年至2009年,長虹彩電連續20年蟬聯國內銷量第一,被譽為“彩電大王”。
近年來,隨著家電市場競爭白熱化,長虹電視的銷量黯淡許多。
據奧維云數據,2019年長虹電視以386萬臺的出貨量位居第五,排在小米、海信、創維和TCL之后。
逐漸淡出大眾視線背后,長虹一直難以卸下“主業不突出,企業包袱重”的老國企枷鎖。
為此,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曾提出,首先,要理順“三個關系”,即長虹與政府的關系、董事會與經營層的關系、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其次,要進行產業調整,對不符合公司戰略、對發展造成拖累的子公司進行戰略重組或者退出;最后,要做出人事改革,一些高管退出經營層,讓經營層真正承擔起經營責任,用市場化機制聘任經營層。
2019年,四川長虹先后通過轉讓股權、出售資產方式,剝離了與公司主營業務關聯度不大的堿錳電池業務、部分鋰電池業務,以及等離子業務。
“今年環境對大家電企業來說,守比攻更是一條出路。”洪仕斌說道。
令人遺憾的是,長虹集團在機制上的突破一直不明顯。“長虹目前面臨的不是如何發展的問題,而是如何生存的問題,不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長虹未來堪憂。”劉步塵表示。
圍繞物聯網轉型
除自身包袱外,外部行業的變化也在催促長虹轉型。近兩年,頭部企業逐漸轉型,渴望撕掉家電標簽。
其中,“海信電器”改名“海信視像”,“青島海爾”更名“海爾智家”,均與業務轉型有關。更早之前,美的集團宣布向科技集團轉型,TCL、康佳等企業也相繼發力半導體顯示產業和上游芯片業務。
多年前,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也曾提出:“未來長虹會是一家大數據企業,或者說是物聯網企業,也將是面向行業的云服務商。”
上述長虹集團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稱,集團圍繞物聯網進行轉型,一方面將貫徹落實“新三坐標”智能戰略,強化制造能力,圍繞物聯網關鍵元器件及模組、智能設備推動硬件復興。同時將以云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支撐,以數據為核心,打造端云一體的物聯網系統方案,為應用者、服務商等用戶賦能。
“物聯網產業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前期的投入已經取得初步的效果,長虹控股集團無線連接、高速連接器等在局部領域已經取得突破,但整體還處于培育期,需要持續投入才能取得較大成績。”該負責人表示。
對于長虹的轉型動作,劉步塵認為,自2013年提出“讓想象發生”的家庭互聯網戰略至今,整整7年過去,長虹轉型大數據企業、物聯網企業的“想象”并沒有發生,企業的戰略轉型沒有達至預期。
在洪仕斌看來:“長虹作為一個老牌家電企業,多年來一直在擁抱變化,但無論大數據還是物聯網,最終都需落實到經營層面或核心產品上,轉化成經營價值,要不然就是空中樓閣。”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