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在3月的數次熔斷后持續回升,不過在節節高升的美股背后,市場對何時迎來修正的擔憂越來越大。
不過從某種角度來說,當市場自滿情緒濃厚的時候,恰恰才是更令人擔憂的時候。在整個市場都在擔憂崩潰到來的時候,可能反而沒那么危險。
耶魯大學金融教授Robert Shiller就對歷史上美股的投資者情緒有過研究,即美國崩潰信心指數(CCI)。
在今年8月,CCI跌至歷史新低,僅僅13%。這意味著有87%的參與者認為市場崩潰的可能性大于10%。9月該指數雖有回升,但仍然處在15%的低水平。
如果將CCI和市場表現對比來看,上一次其讀數在極為低迷的時候,恰恰是2009年春,當時金融危機尚未遠去,看起來是一個極佳的入場時機。
從過去20年里CCI的兩次極端讀數來看,對市場出現崩潰擔憂最高時,之后的12個月標普500指數平均漲幅24.3%,之后的24個月平均漲幅45.5%。而在對市場崩潰擔憂最低的時候,之后12個月標普500指數平均漲9.5%,之后24個月平均漲10.6%。
不過Shiller指出,2009年春季時和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當時美股估值遠未到如今這種水平,從市盈率來看,當時甚至可以說是估值過低的。
正因此,眼下僅僅因為市場謹慎就認為崩潰不會到來,可能就是輕視的表現。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