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和公募基金,連續2年上演“大年”之后,不少投資者對2021年純A股基金投資收益預期下降,開始關注投資港股的基金能否在新一年帶來更廣闊的投資機會。
目前來看,內地公募基金投資港股,從投資渠道來看,主要是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和通過互聯互通投資港股的;從投資模式來看,有主動股票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基金。我們就從這兩種角度來看看過去一年,投資港股的基金表現情況,以供參考。
港股QDII基金:
恒生、H股指數產品好選擇
通過QDII方式發行的港股基金,目前最主要的也是份額最大的,是場內上市交易的H股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恒生ETF,交易代碼分別為510900、159920;目前最新場內交易價格分別為1.181元、1.451元;最新份額則分別有85億份、61億份。
恒生ETF、H股ETF是跟蹤港股的兩大主要指數,分別為恒生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恒生ETF中金融股成份占比為39.23%,通信服務占比12.64%,房地產占比8.21%;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騰訊控股、友邦保險、匯豐控股、建設銀行、中國平安、阿里巴巴、港交所、小米集團、中國移動;騰訊、阿里、小米等新經濟公司進入前十大,新經濟成份明顯提升。
H股ETF中,目前金融股占比為34.65%,房地產占比達7.13%,電信服務和非必需消費品合計占比達到30%以上。H股ETF前十大重倉股當中,包含有騰訊、阿里、美團、小米,中國移動,同樣也有建行、中國平安、工行、中行、招行等金融股。
兩大ETF是內地投資者配置主要港股指數的最便利標的。恒生ETF、H股ETF交投活躍,2020年以來的日均成交額均超過10億元。不過由于港股2020年大盤不佳,兩大ETF當年收益為負。
兩大ETF之外,主動型的港股QDII當中,富國中國中小盤2020年業績表現不錯,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超50%,基金份額超10億份;華安香港精選業績也超50%,不過份額不到3億份。
滬港深基金:
富國前海開源浙商表現強
港股通被動指數型基金當中,目前華夏滬港通上證50AH份額較大,份額達到10億份,其他滬港深指數基金規模普遍較小;上證50AH優選指數反映上證50指數使用AH價差投資策略的整體表現,為投資者提供建立在上證50基礎上的額外回報。
在主動股票型基金當中,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港股市值持倉占比超50%的基金當中,富國藍籌精選2020年業績增幅最大,達到95%,該基金2020年三季度末持有港股占比60%,前十大重倉股當中有騰訊控股、福萊特、海吉亞醫療、阿里巴巴、頤海國際等港股;富國民裕滬港深精選、富國滬港深業績驅動業績也接近70%。
此外,前海開源滬港深龍頭精選、廣發滬港深新機遇、前海開源滬港深藍籌、浙商滬港深精選等2020年的業績也超過50%。不過富國民裕滬港深精選、前海開源滬港深龍頭精選份額較小,去年三季度末均不到1億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