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記者從珠海市香洲區教育局獲悉,結合近期疫情防控形勢,香洲區教育培訓機構復工復課疫情防控督導檢查組對全區所有教育培訓機構進行了疫情防控工作專項督導檢查,檢查驗收合格的教育培訓機構可有序恢復線下服務。即日起,教育培訓機構可向屬地鎮(街)或社區居委會申報線下復課檢查。
香洲區教育局發布要求,教育培訓機構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切實做好人員健康監測、健康宣傳教育、環境衛生通風消毒、防護物資準備等各項防控措施。
同時,加強“粵康碼(場所碼)”推廣應用,教育培訓機構應在培訓場所入口處張貼“場所碼”,學員及其他到訪人員均應掃碼,“綠碼”人員方可通行。無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兒童及視力聽力障礙等無操作條件人員,可憑有效身份證件、持紙質證明進行登記,經工作人員審驗后方可通行。
“‘場所碼’是‘粵康碼’系統為加強公共場所人員通行管理制作的專用葵花碼,標識了場所的位置、名稱等信息。”香洲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出入場所的人員使用微信掃描“場所碼”后,信息即被自動登記,同時自動跳轉到“粵康碼”頁面,便利群眾通行及發現疫情后迅速開展精確追溯排查。
香洲區教育局提醒,家長要尊重孩子成長的科學規律,注重孩子身心健康,防范校外培訓風險,選擇校外培訓機構和繳納培訓費用時,要做到“三必須”和“三不要”。
“三必須”是必須選擇正規機構;必須留意培訓時間,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必須認準“粵預付”購課繳費,香洲區教育局要求面向中小學(含幼兒園兒童)校外培訓機構,必須全部上線“粵預付”資金監管平臺進行售賣,對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全面監管,避免出現“退費難”“卷款跑路”等情況。
“三不要”是不要聽信培訓機構的口頭承諾,輕易聽信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廣告標語等;不要貪圖優惠、因小失大,輕信培訓機構“手續費減免”“大課包折扣”“贈送課程”等優惠承諾,逃避資金監管;不要選擇無證無照的機構,不要選擇存在防疫、消防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不要選擇私人補習班。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