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微信群里,經常會出現各種駭人聽聞的養生新聞,傳播“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其中就有關于“榨菜亞硝酸鹽含量高”的傳聞,那這種說法究竟準不準確呢?
12月17日,在第四屆中國重慶·涪陵榨菜產業國際博覽會上,來自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的陳功院長,就針對這部分擔憂做出了明確回復,“長久以來,關于榨菜亞硝酸鹽含量高的說法實際上是一種誤解,首先亞硝酸鹽廣泛存在于自然中,不是什么特殊物質;再者,經過調研,發現市面上包裝榨菜亞硝酸鹽含量是遠低于國家標準的。所以對符合國家生產標準的榨菜,大家大可放心食用。”
對于榨菜發酵過程中亞硝酸鹽的變化,陳功及其團隊研究提出了亞硝酸鹽的N2—NH+4轉化學說。他介紹道:“榨菜在發酵時亞硝酸鹽的變化會有一個‘亞硝峰’,我們叫非正態分布曲線,會遵循從峰頂到峰谷下降的過程,同時伴隨乳酸菌的發酵,可以阻止亞硝酸鹽的生成,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會最終分解成氮和氨。”榨菜(泡菜)家庭制作因雜菌存在,一般會在3~5天左右會出現“亞硝峰”,之后會逐漸減少。因此只要環境和食材足夠潔凈,就不用擔心亞硝酸鹽“居高不下”。
“大家之所以對榨菜的亞硝酸鹽有誤解,很重要的就是由于傳統不衛生的生產條件導致的。只要制作過程足夠干凈衛生,榨菜(泡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是可以做到很低的。”陳功認為現代榨菜生產采用的清潔化生產技術,很大程度上就能減少腐敗菌的產生,避免亞硝酸鹽超標,如涪陵榨菜集團等龍頭企業從降低榨菜原始帶菌量著手,生產關鍵環節清潔封閉生產,如工人進出廠房車間都遵循嚴格消毒、產品巴氏殺菌等,來避免生產雜菌污染,達到控制亞硝酸鹽含量的目的。
事實上,吃榨菜(泡菜)不僅不會影響健康,它還會有助于健康。研究表明,榨菜(泡菜)是一種低糖低脂的低熱量食品,其鈣、鐵、鎂等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適宜作為減肥、血糖控制人群膳食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