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130所學校“上新”,新增各類基礎教育學位約12萬座;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學校、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以下簡稱“中科附高”)紛紛落子深圳;光明、龍崗、坪山、深汕四個高中園建設跑出“深圳速度” ……2021年,深圳全面打響學位建設攻堅戰,跑出深圳教育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學位擴充駛入“快車道”
為破解學位不足短板,深圳今年持續發力,加速建學校、增學位,推動學位建設駛入“快車道”。
據介紹,按計劃深圳今年將新開工建設中小學90所、幼兒園60所。全年將建成學校146所,新增各類基礎教育學位約13萬座。截至今年10月,深圳全市共有130所學校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各類基礎教育學位約12萬座。其中包括公辦普高9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60所,幼兒園61所。新增學位數量居全國首位。
深圳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學位建設,市、區兩級政府把學位建設作為教育民生的“一號工程”來抓,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十三五”以來,深圳累計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約3560億元,各級各類學校生均經費標準居全國領先水平。
深圳于2020年12月出臺了《深圳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學位建設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超100萬座。屆時,深圳全市公辦普高學位數量將翻一番,公辦義務教育總規模接近翻一番。
合作建校品質高
今年秋季,深圳普通高中版圖上新增兩所“重量級”學校。位于坪山的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學校將東北師大附中70年的名校管理延伸到深圳,全方位賦能深圳師生。而廣東省實驗中學則最為深圳家長所熟悉,多年以來辦校成績斐然。
2021年新開辦的中科附高則是“高校+高中”的典型代表。這所學校由深圳市光明區政府和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合作共建,是一所集科技館、博物館、藝術館、學生創意館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實驗高中,多元化的文體創新功能空間,能滿足任何一種才華的肆意揮灑。學校依托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豐厚的教育資源,實現 “復合資源、高本聯培”的辦學特色。
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表示,這種模式創建新學校,不僅解決了學位缺口,更是通過名校“加持”、優秀管理經驗的輸出復制,快速打造出新學校自身的辦學效益,提供了優質學位,大批優質學校迅速“開枝散葉”。
四大高中園定名
隨著深圳人口增長迅速,深圳高中學位需求增長顯著。如何破解公辦普通高中學位供需矛盾?深圳一直在尋求答案。
深圳市政府于2019年末出臺《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將高中建設納入民生重大工程。近兩年來,深圳市高中學位建設提速明顯。2021年新開辦招生16所普通高中,其中新改擴建公辦普通高中9所。
按計劃,龍崗、坪山和光明高中園內各3所普通高中將確保2022年5月前基本建成,秋季開學投入使用,各1所綜合高中將確保2023年秋季開學投入使用;深汕特別合作區高中園內3所普通高中和1所綜合高中將確保2023年5月前基本建成,秋季開學投入使用。屆時,深圳公辦高中學位供需矛盾將得到大大緩解,這是學校建設“深圳速度”的又一大彰顯。
不僅如此,深圳高中園還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辦學原則。四個高中園建成完工后,將分別由市直屬學校四大集團辦學;位于深汕合作區、坪山區、光明區和龍崗區的高中園將依次分別命名為深圳中學高中園、深圳實驗學校高中園、深圳外國語學校高中園、深圳市高級中學高中園。這意味著四大高中園與上述市直屬學校將在課程、師資以及活動等方方面面實現資源共享,從而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和帶動引領作用,踐行“開門就是好學校”的標準,為升讀優質公辦高中這一民生熱點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打造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深圳樣本”。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