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濃的人間四月天,隨處桃花嫣然出籬笑,海爾、美的等多個家電股近日早盤也一片飄紅。
根據消息,這一波股票高開來自于國家發改委辦公廳4月17日下發的關于征求對《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及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見稿)》意見函。在征求意見稿中,擬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對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給予不高于產品價格13%的補貼,單臺上限800元。
據奧維云網數據,2018年中國家電零售規模超過8300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為前年增速的七分之一,中國家電市場面臨著整體失速危機。此外,從分月的銷售規模和同比節奏來看,2018年中國家電零售業呈現“前高后低”的發展趨勢。新一輪以舊換新能否刺激市場回暖?
以歷史的長河來看,國家層面的家電政策對市場影響深遠,以下從歷史資料著手,試述家電發展主要脈絡。
家電下鄉再來,2.0版升級了嗎?
2019年的家電相關細化政策,包含以下三大層面政策。
一、推動智能化消費
1、加快彩電等產品研發。鼓勵企業加大彩電等新產品研制,加快突破超高清、柔性面板、新型背板等量產技術,加快超高清視頻關鍵系統設備的產業化和推廣應用,以產品創新帶動更新消費。
2、豐富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豐富 4K 超高清視頻內容,創新電視互動節目。全面實現彩電的網絡化服務,加快推進彩電智能化應用,增強雙向人機交互功能。
3、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鼓勵消費者提前更新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電冰箱(含冰柜)、洗衣機、空調、電視機、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抽油煙機等家電產品。中央財政對購買國家能效 2 級以上、且獲得 3C 認證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給予不高于產品價格 13%的補貼(單臺上限 800 元)。
鼓勵農村居民參與“以舊換新”活動,特別是對低保戶、深度貧困地區群眾,可以不交舊產品,享受“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鼓勵生產企業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對消費者進一步讓利。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將舊家電贈與貧困地區的消費者給予適當獎勵。
4、支持家電企業渠道下沉。鼓勵家電企業及經銷商搭建起高效的分銷運營網絡,讓企業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鄉鎮加強倉儲物流服務,提供優質的上門安裝、調試、維護等服務,為新建社區提供全屋家電定制服務。鼓勵家電企業加大與具備物流、倉儲優勢的企業合作,采用集約共享的發展模式,為鄉村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產品與服務。
5、進一步支持綠色智能家電發展。加大對節能、智能家電研發的支持力度,普及推廣綠色節能技術,深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家電產品中的融合應用。鼓勵開發基于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家電組合產品和一體化產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出臺支持消費者的購買節能、智能型家電產品的補貼優惠政策。
6、鼓勵智慧家居跨行業應用試點。以家居智能化為目標,橫向打通家電、照明、安防等行業,提供智慧家居綜合解決方案,鼓勵智慧家居企業加強與房地產、家裝企業合作,開展智慧家居項目試點應用。
7、完善產品和服務標準。推動相關研究機構和行業協會加快健全家電產品質量體系標準,制定發布家電產品生命周期標準。強化質量責任追究機制,健全問題產品召回制度和消費者維權制度。
二、促進二手家電流通
實施“以舊換新”政策是,規范明確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的回收和補貼標準。對未交回舊家電、消費電子的消費者,或未回收舊家電、消費電子的經銷商,不給予補貼。原則上不鼓勵回收后的廢舊家電產品二次使用。經具備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認定安全可靠、性能較好的舊產品,可用作扶貧產品免費提供給貧困群眾。
三、促進廢棄家電回收拆解
1、完善回收網絡體系。探索“互聯網+”資源回收新模式新業態等。
2、降低回收運營成本。規范回收企業按 6%的三檔稅率征收增值稅,同時根據回收產品的累心、規格、運輸距離等給予運費補貼等。
3、培育骨干拆解企業。支持生產企業成立拆解企業,通過“以舊換新”收集到的廢舊電器,交付給規范的拆解企業等。
4、發揮基金調控作用。改革廢棄電器處置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制度,將“定額補貼”轉為“年度浮動補貼”等。
5、強化信息安全監管。建立分級“信息清除標準”等。
中國家電下鄉史
在家電30多年的歷史中,經過市場化的洗禮,也曾多次受政策激勵而煥然生機。奧維云網數據顯示, 2018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累計8327億元(25個品類),是一個接近萬億的大市場。
中國在2009年2月開始全面實施第一次家電下鄉,當時正為家電行業壓力最大的時候,空調(連續 9個月)、冰箱(8個月)、洗衣機(2個月)均出現同比負增長,且電視2009年1月同比增速也環比大幅下滑到接近0%。家電核心品類幾乎都出現負增長。那一輪“家電下鄉”截至2012年10月,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8億臺,實現銷售額6819億,政府補貼金額高達886億元。
而最近幾年,家電智能化如火如荼,智能化帶來的社會生產力提升非常令人憧憬,國家政策于是開始偏向于引導智能化家電消費,以下是近10年歷次政策回顧。
刺激政策的兩面性
經歷過數次政策普惠,很多家庭的家電保有量都很高,有業內專家曾表示,“ 行業內的中小品牌不要過多寄望于新版“家電下鄉”政策。通過政策的帶動,強者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政策紅利,只會變得更強,而那些沒有技術實力、缺乏渠道覆蓋,也沒有服務能力的品牌,會加速淘汰”。
據奧維云網梳理,部分家電細分領域曾受惠于政策,但是,“客觀地看,任何政策都會有兩重性,在刺激消費的同時確實也透支了未來的需求,但是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刺激政策功績還是不可磨滅”。
同時,家電產業、國家政策在變化的同時,包括上下游產業鏈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今天,彩電企業有自己的面板顯示配套,空調、冰箱企業有自己生產壓縮機,洗衣機擁有電機生產。產業鏈的配套成熟,使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家電制造基地。跟隨智能化大潮,這一輪換新必然讓消費者享受普惠的煥燃新生的產品,但落后的產業鏈或許會加速出局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