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針對半導體產品決定發起兩起337調查申請。數日前,一美企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半導體設備及其下游產品侵犯其專利權,提出337調查申請,其中涉及我國的海信集團。
海信回復稱影響不大
9月27日晚間,據海信電器一名高管回復稱:正在評估,初步看影響不大。
運營商財經網了解,美國的337調查是指ITC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簡稱“337條款”)及相關修正案進行的調查,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競爭行為或向美國出口產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貿易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ITC在調查期間,會同時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也就意味著該美企一旦申請成功,海信集團等將被認定為有侵權行為的產品將被禁止進入美國市場。
我國芯片產業逐步壯大
其實,今年以來美國對我國企業已發起14次“337調查,其中今年5月,聯想集團也被美國調查過,那時候是在美銷售、出口的觸控移動設備、計算機及其組件,而此次涉及的是更為精密的半導體產品。
要知道,近年來,我國的半導體產業正在逐步壯大,其中以海信集團為主的面板產業也正進一步崛起,從笨重的等離子電視,到越來越薄的液晶電視、ULED電視、OLED電視,電視技術正在經歷更新換代。
據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51.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微增7.79%,領跑國內彩電市場、位居第一。
而且隨著5G時代的到來,我國的芯片企業在全球范圍內,也開始嶄露頭角,目前全球僅5家能夠自主研發5G基帶芯片,其中就包含了三家中國的芯片廠商:華為海思、聯發科和紫光展銳。
目前,海信集團在海外市場中的哪款產品被調查不得而知,至于是否如海信回復的影響不大,還要看后續調查結果。(吳碧慧/文)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