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這一極具未來感的概念正逐漸成真。
近日,日本一家公司制造的“世界上最小的飛行汽車”開始了首次試飛。這家初創公司名為SkyDrive Inc.,該公司希望能在今年夏天晚些時候對這款車進行全面的公開展示。
試飛是在位于名古屋郊外的飛行研究中心的一個受保護的室內設施中進行的,有一名人類飛行員陪同。
SkyDrive是由豐田公司的前工程師創立的,2017年,豐田向該公司注資約35萬美元(約合4000萬日元),幫助開發飛行車輛。
去年,該公司獲得Drone Fund、Z Corporation、STRIVE III、伊藤忠投資公司與EEI Inc 等公司注資的15 億日元。
這款飛行汽車以前還有過幾次試飛,但都是通過遠程控制進行的,機上無人駕駛。據報道,SkyDrive表示,這款車最早將于2023年開始限量零售,2026年開始量產。
這款飛行汽車原型機大約5英尺高,不到12英尺長,不到12英尺寬。它能從馬路上垂直起飛升降,無需跑道。
該公司希望這種飛行器能幫助緩解交通擁堵,尤其是在東京這樣的繁忙大都市。在搜救任務中,以及在常規基礎設施無法使用的緊急情況下,這種飛行交通工具也可能會有所幫助。
該公司的目標是飛行時達到最高時速62英里,接近地面時最高時速93英里。這款車還將能夠在離地三英尺的地方行駛。
SkyDrive并不是唯一一家研發飛行汽車的公司。斯洛伐克公司AeroMobil在2014年推出了可折疊機翼原型,德國公司Lilium Aviation也希望能推出由電動發動機和計算機輔助駕駛系統配備的小巧輕便飛行汽車。
德國城市空中出行企業Volocopter在新加坡濱海灣首次公開載人飛行成功,今年CES上現代汽車也發布了其首款概念性私人飛機PAV及未來都市交通的概念。
不過,盡管前景看起來很美好,這種飛行汽車仍然面臨不少問題:人們擔心它們在空中穿梭會發出大量噪音,影響地面上人們的生活。這種擔憂在Wing無人機因噪音太大引起澳洲居民投訴之事發生后顯得尤為現實。
價格是另一個因素。積極開發飛行汽車原型的Terrafugia曾表示飛行汽車售價可能為27.9萬美元,此外還需燃油和保險等成本。高昂的價格會使得它成為少數人的專利,而“幫助緩解交通擁堵”就變成了一句空談。
有人還表示,“當你知道你的頭頂上幾英尺就有汽車飛過時,你肯定會感到很有壓力。”當這些飛行汽車故障時,很可能連累地面上的建筑和行人。
此外,空中交通仍然需要監管:起飛、降落、航線、飛行的條件和地點等目前并無明確的監管規定。
這并不是說該行業完全沒有未來,只是可能會較為小眾,而且離真正實現還有很長時間。有人指出,類似問題在休閑航空領域也會遇到,但目前世界各地都仍有許多業余飛行員。
隨著技術發展,重量、能源等方面的瓶頸也將逐漸消除。經濟學家發表預計稱,飛行汽車市場價值在短短20年內將達到1.5萬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研究(Morgan Stanley Research)指出,隨著技術和資本投入狀況的改善,自動飛行汽車市場在未來20年將迎來井噴式增長。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