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有序推進,A股市場主體也將迎來變革。對于中介機構而言,法治和監管的進一步規范,無疑也將推動行業加速整合。
近日,證監會發布《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明確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披露要求,細化落實發行人、中介機構等市場主體關于信息披露的法定責任,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加大對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設專章規定信息披露制度,系統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記者表示,“強化信息披露監管,有利于壓實會計師事務所、保薦機構等中介機構的責任,讓市場責任歸位,通過獎勵規范,懲戒亂象,可能帶來中介機構行業的再次整合,在優勝劣汰中形成一批獨立、專業、有影響力和公信力的中介機構。”在劉哲看來,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注冊制的基礎,明確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并貫穿于上市中和上市后的全過程,體現了對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內容、機制的市場化要求,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營造一個透明、規范、法治的資本市場氛圍。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向記者分析稱,“在注冊制推廣背景下,中介機構的專業定價能力、責任意識的考驗將更加強化。一方面,新股發行價格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對中介機構定價能力的考驗加大;另一方面,中介機構責任意識會更加強烈,畢竟確保注冊制落地以及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等制度下,中介機構的責任更加重大,事中和事后監管也會更加嚴格”。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5月6日,由于存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監管部門給上市公司發出了51份警示函,其中,創業板公司收到了14份。同時,多家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也被出具了警示函措施。
此外,由于信息披露監管力度的提升,上市公司與中介機構的“雙向選擇”也有所變化。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保薦機構的情況頻發。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22日,共有40家會計師事務所向中注協報備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機構變更信息,涉及上市公司692家。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人士對記者表示,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對會計師事務所、保薦機構等中介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強化了中介機構責任,質優中介機構將更獲上市公司歡迎。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