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層受理審核繼續推進。5月6日,貝特瑞掛牌精選層申請獲股轉公司受理。至此,獲受理企業數量升至11家。從精選層推進時間表來看,企業申請在精選層掛牌需經過四個階段:申請與受理、股轉審查問詢、掛牌委員會審議、報送證監會核準。在逾百家闖關精選層企業等待受理時,上述十余家企業有望在本月底迎來首輪問詢。
“受理的速度主要看企業主辦券商的工作進度和申報速度,年報披露后,財務數據更加確定,陸續會有企業完成輔導驗收,預計第一批受理的企業最終會到80-100家的規模。”云洲資本合伙人習青青對記者表示。
而在市場方面,隨著精選層進入實質階段,新增資金進場明顯。在享受制度紅利的同時,有較強預期的公司目前二級市場溢價較高。據記者不完全梳理,貝特瑞、方大股份等多家公司停牌前股價遠高于擬發行價格。當發行底價或區間價格與二級市場價格形成較大的價差,市場高度關注未來精選層的估值水平。在PE機構人士看來,部分準精選層公司已出現估值泡沫,這將對企業的投資價值和未來發行帶來挑戰。
11家公司通過受理
精選層“開門迎客”首周(4月27日-4月30日),觀典防務等10家企業精選層申報材料獲受理。
首批受理企業質地如何?據安信證券數據,上述10家企業2019年平均營收規模10.5億元,平均歸母凈利潤規模7489.4萬元。
個股方面,記者據上述公司年報梳理,穎泰生物去年實現53億營收、2.82億凈利潤,排在首位,球冠電纜以21.8億營收、7969.3萬凈利潤位居次席,其余8家公司年營收均不足10億元。從行業分類來看,軟件、信息技術服務、互聯網軟件服務類公司數量居多,部分公司為化工、金屬非金屬與采礦類企業。
“第一批精選層受理企業基本上代表了新三板目前存量企業較為優質的企業質量水平,還有很多優質企業由于未在第一時間開展精選層申報或由于身處基礎層錯失第一時間申報窗口,但都會陸續趕上8月份第一批企業集中落地的時間窗口。”習青青認為。
目前,新三板市場已進入精選層受理后階段,從股轉公司發布的審核流程安排來看,自受理之日起20個交易日內,股轉通過系統發出首輪問詢,保薦機構自收到問詢之日起20個交易日內提交回復文件;首輪問詢回復后,股轉可在10個交易日內繼續提出問詢。結束審核問詢進入掛牌委審議階段。
精選層申報通道已經開啟,還有一波企業正在備戰精選層。從進度來看,截至5月6日,通過輔導驗收的企業有8家,分別為微創光電、東亞裝飾、生物谷、方大股份、潤農節水、翰博高新、佳先股份、金潔水務。
除上述已經受理和輔導驗收企業外,精選層還有規模較為龐大的“后備軍”。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已有149家公司發布公告擬申請進入精選層,其中103家處于精選層輔導階段、26家仍處于股東大會決議或董事會決議階段。
此外,近期精選層審核和相關制度持續完善。證監會日前發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指引第X號——精選層掛牌公司持續監管指引(試行)》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建立適合精選層公司特點的持續監管制度。股轉公布首屆掛牌委委員名單,共35名,除股轉內部委員外,外部委員有7名來自證監會系統單位,12名來自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市場機構,6名來自基金公司。
投行PE關注估值與定價
自新三板精選層于去年落地,相關概念股在二級市場上股價持續走高。以精選層受理首日(4月27日)市場行情為例,晨越監管漲逾40%排在首位,龍泰家居、潤農節水、球冠電纜等均漲逾10%。
“精選層門票行情”持續,優質標的被爆買,二級市場價格與公司議案發行底價或區間價格形成較大價差,是否將對未來精選層的估值水平和發行定價帶來挑戰?
據開源證券中小企業服務部負責人彭海測算,目前50余家企業已公告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并在精選層掛牌方案的議案,議案發行底價或區間價格與二級市場價格形成較大的價差。
從擬發行價和收盤價對比來看,以部分擬申報精選層個股為例,據記者梳理,貝特瑞擬發行底價為25元/股,停牌前價格為45.91元/股,國源科技擬發行底價為10元/股,停牌前價格為18.94元/股。
從一級市場投資角度來看,習青青認為,多家擬精選層公司已經出現估值泡沫,估值高于同行業A股公司,這類企業前期漲幅是投機情緒所致,或已不存在投資價值。
從發行定價角度來看,如果前期估值炒高,加上部分公司股價漲幅很大,精選層公司發行定價是否將存在一定困難?
“可能后面在詢價報價過程中,企業和我們會有博弈,不過市場對精選層企業也會形成約束。所處行業或主業較為傳統,市場覺得亮點不多的這類型企業,會不會有一個很好的價格?可能市場還是會信心不足。”某頭部券商投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興業證券資本市場業務總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發行是否困難受發行時市場情緒、資金面和企業基本面三方面影響。
“目前來看有三點:公募基金的精選層產品在籌備中,會有序入場;精選層開戶數不斷增加,應該會在相關要求下達到預期目標;質地優良的企業發行不會存在困難。”該人士表示,部分精選層預期企業的股價漲幅,兌現未來精選層的流動性溢價,但也有部分公司可看做僅僅是估值回歸到合理水平。是否會出現折價發行,仍要關注申報時停牌前的公司收盤價。 據《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