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加特(全稱: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擬公開發行6000萬股,募集資金25億元,主要用于擴產與升級主要電氣產品。
據《每日財報》了解,中加特是一家專注于變頻調速一體機、專用變頻器、高性能特種電機、電氣控制及供電產品等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維修服務公司。
其實際控制人為鄧克飛,他不僅創立了中加特,而且還是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后者先于中加特遞交了科創板申報材料,但在兩輪問詢答復后撤回了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中加特也存在重重問題,譬如“空殼”代理商竟讓公司業績暴增,營利翻番;研發不如同行,但利潤率卻遙遙領先;招股書迷霧重重,透支分紅后“倒欠”股東的中加特,似乎只想“上市圈錢”。
高利潤率異常詭異
作為電氣裝備公司,中加特的客戶主要來自煤炭和石油開采行業,包括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兗礦集團、杰瑞股份(002353,股吧)、徐工集團、中國鐵建重工、美國Caterpillar、波蘭 Famur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根據招股書的數據,報告期內中加特的業績異常亮眼,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1.47億增長至2019年的8.09億。不只是營收水平的絕對值暴增,中加特的利潤率水平也非常高,2017-2019年,公司毛利率為62.97%、69.18%和67.89%,凈利率為26.17%、39.07%和6.91%。
其中公司2019年的低凈利率是非經常性的現象,2019年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增加了超過3億元的管理費用,如果剔除股權激勵的影響,那么公司去年的凈利率約為38%。
對比友商,變頻器行業的匯川技術(300124,股吧)和英威騰(002334,股吧)的毛利率在35%-38%之間,電機行業的臥龍電驅(600580,股吧)和佳電股份(000922,股吧)的毛利率在27%-30%左右,可以直觀的發現,中加特的毛利率凈利率遙遙領先。
公司在招股書中給出的理由是:匯川技術、 英威騰的收入主要以變頻器為主,臥龍電驅和佳電股份的收入主要以電機為主。中加特收入以變頻調速一體機為主。因為市場上沒有其他企業大規模銷售變頻調速一體機,所以中加特毛利率高。
一般來說,高利潤率往往是由其稀缺性決定的,對于科技型公司來說就是技術水平領先,但奇怪的是,中加特在研發支出上卻遠不及同行可比公司,匯川技術和英威騰的研發費用率均超過10%,而中加特的研發費用率約4%。
另一方面,變頻調速一體機是變頻器和電機整合在一起的產品,整合在一起的產品毛利率遠超整合之前的兩個獨立產品,如果沒有技術壁壘,這顯然是不成立的。
“空殼”代理商疑點重重
據《每日財報》了解,中加特之能夠業績暴增,在這些亮眼的數據背后,有一群“神秘的代理商”功不可沒。不過這些代理商的真實身份和高昂的代理費的合法性值得懷疑。
將收入結構展開來看,公司代理模式下的營收增長最為亮眼,2017年時該模式貢獻的營收僅1309.57萬元,到2019年時已經攀升到3.0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85.86%,在收入結構中的占比從8.91%暴增至38.21%,代理商是推動公司營收快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但這些代理商的身份卻不得不讓人懷疑。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加特有四家主要的代理商。
第一家是安徽源泰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15日,成立半年就成為了中加特的主要代理商。
但匪夷所思的是,這家公司在2017-2019年期間根本沒有員工社保繳納記錄,說它是一家“皮包公司”一點也不過分。
第二家代理商是上海頌泓科技發展中心,這家公司是一個個人獨資公司,這家公司似乎是專門為中加特而設立的,公司成立的日期是2019年8月29日,成立后立馬跟中加特簽訂了代理合同,代理期限是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
更加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上海頌泓的注冊地是上海,而它代理的區域是陜西、甘肅和寧夏等西北區域。按照一般的商業規律,代理商一般是本地的公司,目的就是利用公司在當地的人脈、資源和渠道,方便在當地開展業務,中加特的操作讓人摸不著頭腦。
第三家代理商公司是青島西海岸立特機電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11日,成立當月就成了中加特的代理商,也似乎是專門為中加特而設立的。
與此同時,2018年和2019年的年度報告里面也都沒有社保繳納記錄,它代理的區域是內蒙古、陜西等地區,同樣是異地代理。
第四家太原市平陽煤礦機械廠,這家公司相對正常一點,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公司的實控人是薛利群,他的親屬毛雨晴是中加特的股東之一。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加特代理模式下的營業收入累計為4.35億,而其花費的代理費高達1.09億,平均代理費用率高達25%,從這些代理商的身份來看,中加特來自代理模式的收入其真實性存在很大的疑問,這些代理費最后進了誰的錢包也很難說。
透支式分紅,公司“倒欠”股東
除了利潤率讓人難以置信,中加特的分紅也讓人瞠目結舌。
數據顯示,2018 年1 月,子公司山東拓新股分紅300萬,2018年8月繼續分紅1480萬。
2019 年6 月,子公司天信傳動分紅2568.93萬,2019 年7月,中加特有限(即中加特股份公司前身)向股東鄧克飛分紅2億,這四次一共分了2.43億的利潤,其中公司的實控人鄧克飛獲得了2.26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報告期內中加特的累計歸母凈利潤是2.54億,也就是說,公司分紅金額占凈利潤的比例超過96%。
更加狗血的是,截止到2019年底,中加特的貨幣資金只有6307.12萬元,同時賬面上的“其他應付款”2.2億,而這2.2億里面最大的一塊是應付給股東的股利,金額高達1.5億。
這就像給股東進行了超過公司承受能力的巨額分紅,但公司賬錢不夠所以選擇了分期付款,想等上市成功后賬上有了錢,再補發給之前給前股東們。
這種透支式分紅非但對公司的經營并無益處,甚至會影響公司的進一步發展,而大股東看起來毫不在乎,只想“吃干抹凈”,瘋狂的往自己腰包里塞錢。
另外有意思的是,中加特熱衷于購買二手車,而且碰巧買的是中加特的老板鄧克飛之弟鄧克虎的車,三輛二手車,一出手就是近250萬。
然而當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時卻發現,三輛二手車多算了近83萬元,雖然最后的結果是讓鄧克飛之弟鄧克虎退回了82.94萬元。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公司的內部情況。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