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排隊等候上市的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圣泉”),于今年8月份做了預披露更新。據悉,濟南圣泉此次擬在滬市主板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億股(含),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含)。募集資金12.08億元,用于酚醛高端復合材料及樹脂配套擴產項目等項目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濟南圣泉是一家致力于各類植物秸稈與高分子樹脂材料的研發應用,產業覆蓋生物質精煉、高性能樹脂及復合材料、鑄造輔助材料、健康醫藥、新能源、衛生防護等領域的創新型企業集團。覽富財經IPO研究中心梳理發現,2019年度,濟南圣泉業績增速出現下滑跡象,加上旗下眾多子公司處于虧損狀態,使其上市前景徒生波折。
上市前夕業績“變臉”
就在濟南圣泉緊鑼密鼓為上市做準備時,業績卻極不爭氣,出現了負增長。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82億元,較2018年度下降了4.96%;2019年度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1億元,較2018年度也下降了9.93%。
對于2019年度營業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招股書解釋稱,是公司產品售價根據原材料價格的下降而進行了一定幅度的下調,售價下調幅度超過銷售數量增長的影響。
合成樹脂及復合材料為濟南圣泉收入的主要來源。2017至2019年度,相關產品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84%、91.22%和91.57%,其中拳頭產品酚醛樹脂和呋喃樹脂收入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85%、66.35%和64.03%。
而正是拳頭產品收入下降,成為濟南圣泉業績下降的“罪魁禍首”。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度,公司呋喃樹脂產品收入較2018年度減少2.73億元,降幅為22.12%。進一步分析發現,該產品銷量較上年增加了2111.10噸,并因此帶來了3019.77萬元的收入;但是,由于單價較上年下降了3430.82元/噸,導致收入減少3.03億元。此外,2019年度,公司酚醛樹脂產品收入較2018年減少5325.00萬元,降幅為1.89%,其原因也是平均單價較上年下降1182.41元/噸。
對于濟南圣泉給出的解釋,有IPO分析專家認為理由過于蒼白。“企業的終極目標是盈利并生存下去,沒有企業愿意主動把產品售價調低并導致業績出現負增長,除非是形勢所迫。”
而對于凈利潤的下降,濟南圣泉解釋稱,主要是由于在收入減少的同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增長所致。
數據顯示,2019年度,銷售費用為4.59億元,較2018年度增長14.87%。招股書解釋稱,主要因為隨著銷量增加,公司運輸裝卸費、職工薪酬等進一步上升所致。此外,公司管理費用占比繼續上升,達到2.41億元,較2018年度增長2625.12萬元,增幅12.23%,主要是隨著業務規模擴大和管理需求提高,職工薪酬、業務招待費、服務咨詢費等支出隨之增長所致。
近半數子公司虧損
令人感到有些尷尬的是,濟南圣泉雖然在全國各地及境外開設了大量子公司,但卻只有半數多一點的子公司能夠為其帶來盈利。
濟南圣泉目前有各級控股子公司45家,分布在山東、吉林、廣東、內蒙古、四川、黑龍江、遼寧、新疆、浙江、安徽及境外。2019年度,公司下屬子公司中有21家單位處于虧損狀態。
其中境內控股公司32家,其中,5家控股子公司主營業務為酚醛樹脂、環氧樹脂及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5家控股子公司從事鑄造造型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4家控股子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物質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其他18家控股子公司主要在環保、醫藥、電池、能源、融資租賃、服裝、軟件開發、貿易等領域,業務相對較為分散。
濟南圣泉坦陳,雖然公司已經建立了較為規范的管理體系,但隨著經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公司在自身及各子公司層面機制建立、戰略規劃、組織設計、運營管理、資金管理和內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同時,濟南圣泉及其控股子公司主營業務除合成樹脂及復合材料、生物質化工之外,還涉及醫藥健康、能源、軟件、貿易等業務領域,如果內部管理不善或行業市場情況發生不利變化,可能出現部分子公司持續虧損的經營風險。
因環保問題受罰
由于合成樹脂及復合材料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廢水、廢氣和固廢等污染物,生產企業需建立完善的污染物處理設施以實現達標排放。濟南圣泉概莫能外,但因其在環保方面存在瑕疵,因此受到環保部門的處罰。
濟南圣泉在招股書中一再宣傳,公司高度重視綠色生產,力爭在原料選取、生產控制和下游應用等各個環節都實現綠色環保,通過設備投入、技術改造、工藝優化、產品改進等手段,積極推進原料回收利用,確保廢物達標排放,實現降本增效、節能環保。在2017年,公司被評為國家第一批“綠色工廠”。
但報告期內,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仍存在因環保措施執行不到位等原因而受到環保部門的處罰。2017年12月18日,濟南市章丘區環保局向其子公司圣泉陶瓷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環保執法人員于2017年10月31日進行的現場監察發現,圣泉陶瓷泡沫預處理車間篩分工段未配套收塵處理設施;冒口烘干爐未配套安裝VOCs煙氣處理設施,車間內有刺激性氣味,違反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處以“1、責令整改違法行為;2、罰款伍萬元整”的行政處罰。
2019年7月17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對濟南圣泉旗下子公司興泉能源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因興泉能源玉米芯料場進行的裝卸作業,現場揚塵較為嚴重,未采取有效防治揚塵污染,同樣違反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法》,因而對其處以“1、責令整改違法行為;2、罰款壹萬元整”的行政處罰。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未來監管會更加嚴格。濟南圣泉自己也承認,隨著公司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三廢”污染物排放量將會相應增加,仍然存在因制度執行、業務操作或因意外等情況而導致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可能性,并因此導致環保監管部門的處罰或者因被要求整改而限產、停產,顯然會給公司造成一定的損失。
關鍵詞: 濟南圣泉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