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上個月成了在全球支付使用得最多的貨幣,自2013年2月以來首次超過了美元。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顯示,跟在歐元和美元之后的是英鎊和日元。SWIFT為200個國家逾11,000家金融機構處理跨境支付信息。SWIFT說,加元已超過人民幣,躋身第五位。
貿易動蕩、大流行病引起的衰退和政治沖突令美元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再度面臨被削弱的壓力。根據一項衡量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的彭博指數,美元自3月頂點下滑了超過11%,而且許多觀察人士預測其還將進一步貶值。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7月份報告中說,美元仍然是最強融資貨幣,所有跨境貸款和國際債務證券中約有一半以美元計價。BIS表示,所有外匯交易中約有85%是兌美元的交易,美元占官方外匯儲備的61%,并補充說,約有一半的國際貿易是以美元計價的。
上個月,約有37.82%的Swift現金轉賬是用歐元進行的,這一比例乃2013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年底高了逾6個百分點。
美元上月的使用較12月下降了約4.6個百分點、至37.64%,其頂點是2015年4月達到的45.3%。英國、日本和加拿大的貨幣10月份共計占比12.25%。
人民幣的使用占交易總額之比降至1.66%,這是自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在2010年10月Swift開始以這種方式追蹤人民幣時,人民幣排在第35位。其在2014年躋身前六,之后其在全球平均占比略低于2%。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