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其中滬指上漲0.66%,收報3369.12點;深成指上漲1.01%,收報13692.13點;創業板指走勢較強,漲幅達到1.44%,收報2726.60點。兩市合計成交7098億元,行業板塊漲多跌少,釀酒、食品飲料、航天航空板塊領漲,煤炭板塊重挫。北向資金今日小幅凈買入2.23億元。
對于后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中信證券表示,A股仍處于跨年輪動慢漲期,基本面預期逐步改善抬升市場底線,增量資金緩慢入場,短期因市場波動被擾亂的預期預計會重聚共識,因此建議堅守順周期主線跨年,以應對年末博弈心態和行為加劇的市場。配置上,順周期主線,繼續推薦基本金屬、能源金屬、基礎化工以及家電、汽車、白酒、家居、酒店等可選消費行業。同時關注年末兩條輪動副線,一是今年相對滯漲但景氣向好的品種,包括出口產業鏈中的電子、汽車零部件和輕工,以及優質的地產藍籌;二是年底機構博弈驅動的醫藥、新能源和食品飲料板塊的快速輪動機會。
海通證券分析,回顧過往牛市,宏觀流動性收緊后股市繼續上漲,直到基本面高點,這次宏觀流動性拐點漸近,但牛市格局未變。這是因為:一是這次基本面回升要持續到明年Q3-4,二是牛市后期情緒高漲,目前情緒指標才位于牛市高點的60%。中短期關注后周期的大金融,中長期牛市主線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市場上有頂、下有底,維持3100-3500震蕩格局的判斷。在疫苗催化后,2021年全球經濟復蘇已經成為投資者的共識,國內周期、金融股票與全球大宗品(銅、鋁、鐵礦、鈦白粉等)的上漲開始定價遠期需求的回暖。下一階段未來全球復蘇的節奏與斜率相對于方向而言對于盈利預期以及股票定價更為重要。另一方面,國內政策的回退以及信用收緊的預期仍是約束投資者風險偏好抬升與市場突破上沿的關鍵。維持3100-3500震蕩的判斷,盈利的修復與流動性收緊預期的拉鋸決定了當前市場的預期上有頂、下有底的格局。調整之中逐步加倉,投資者對全球復蘇的風險評價降低,交易復蘇仍是當前市場的核心主線,看好春季躁動疊加跨年配置帶來的股票投資機會。
中金公司指出,近期“順周期”的“復蘇交易”幾乎成為一致預期,但市場風格轉換趨弱,市場在連續三周小幅上漲后也出現了回調。綜合來看,臨近年底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偏弱,建議投資者在市場的變化中穩守基本面與估值底線,注重低估值、有正面催化等因素,逢低吸納符合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主線的優質成長個股。
招商證券表示,12月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了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是對政策回歸正常化的進一步確認,考慮到目前疫情和外部不確定性猶存,政策并未到收緊的時候。社融溫和回落符合市場預期,經濟持續改善,基本面驅動下A股有望繼續上行。未來階段建議繼續關注順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布局出口鏈,并關注需求側改革、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等帶來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興業證券認為,國內經濟繼續強勢,中上游價格上漲,補庫存加速,PPI加速上行。CPI下行超預期,通脹擔憂降低,社融拐點已現,貨幣政策最緊階段可能已過,新經濟業態背后隱藏的新風險可能是2021年防范風險、去杠桿的重點方向。政治局會議定調2021年,需求側改革、供給側改革雙升級,擴大內需,形成以消費、內需為基礎的增長極。分子端基本面、分母端政策預期,雙向疊加,推動復蘇行情有望超預期。把握兩條主線:1)復蘇主線,上游價格漲,中有補庫存,關注化工、工業金屬、機械及器械、紡織鏈、家電、輕工等。2)下游服務業,2020年受損,2021年受益的服務業,金融、餐飲旅游、航空方向。
廣發證券研判,年初流動性較寬松,經濟和政策“空窗期”,基金建倉初期,一般都會有“春季躁動”。過去10年中,只有3年的“春季躁動”提前到上一年12月啟動,都和當時的國內/外流動性轉向寬松密切相關。而當前國內流動性難以轉向寬松,海外流動性“寬松穩態”,預計21年的“春季躁動”較難提前到今年12月啟動。配置繼續深化“估值降維”:1、出口鏈及國內交互放開帶來景氣修復提速的可選消費/服務(汽車、休閑服務、航空);2、漲價或需求改善配合產能/庫存周期啟動制造業(工業金屬、玻璃、通用機械);3、景氣拐點確認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銀行、保險)。主題投資關注國企改革(上海深圳國資區域實驗)。
安信證券分析,從中期看, A股的核心關注焦點在于,今年估值沒有大幅擴張,估值還未處于歷史高位的行業中有多少能夠在明年出現強勁的盈利增長,從短期看,安信證券認為,牛市之后的下一年,年初躁動行情依然是大概率。市場在經過短期震蕩之后,預計在流動性預期邊際改善,復蘇預期深化的背景下會進入年初躁動行情,短期配置仍建議以順周期為主線(包括金融、可選消費、漲價鏈、出口鏈等),觀察中美下一步政策力度,逐步關注成長股機會,行業上重點關注:保險、銀行、券商、軍工、白酒、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白電、化工、有色、機械等。
粵開證券指出,下方空間相對有限,指數有望企穩。盡管短期指數依舊存在震蕩的可能,但下方空間較為有限,從基本面來看,本周即將公布11月經濟數據,經濟大概率延續較強復蘇,進一步夯實市場的上漲基礎;政策面來看,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財政和貨幣政策大概率回歸常態、穩中有退,財政政策注重穩健,貨幣政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結構性調整,強調擴大內需、科技創新、高水平對外開放,消費和科技創新相關領域的投資邏輯進一步明確,有利于提振市場情緒;情緒面來看,當前臨近年末,在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的共振之下,跨年行情有望逐級展開;技術面來看,滬指下方具備60日和120日均線雙重支撐,繼續大幅調整的空間較為有限,短期或以震蕩整固的形勢消化上方風險,若后續量能配合釋放,大盤有望企穩回升。配置方向:關注需求側改革、產業鏈自主可控、新能源三條主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